《如何度过好三年级这个转折期》讲稿李启芬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探讨三年级这个转折期如何过度的问题。首先阐明一下,我不是专家,今天在此纯属和大家一起学习,取长补短,为了寻找到一些好的方法,希望在坐的各位老师将平时的工作经验不保留的说出来,大家共勉。接下来,请三年级的老师来分析一下,你班学生的基本情况。从刚才老师们对三年级的分析来看,大多数都认为学生的心理特点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接下来,我们一起具体来分析一下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一、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从儿童期到少年期的转变,一方面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大发展,但也使这个时期的学生带来很多转变期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意志薄弱。小学三年级是意志发展的关键期。由于这个阶段学习活动的巨大变化,不少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适应新的学习任务的要求,使他们在学习中碰到许多困难,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如果这些困难产生累积效应,学生便会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们会偏向于悲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降低对自己的期望,产生畏难情绪。当这种情绪泛化时,学生的意志力就受到影响,学生在从事各种活动时,遇到困难时倾向于放弃完成任务。(2)逆反。逆反是坚持一种与他人愿望、意见相违背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实际上是个体独立性发展的一种表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其认知能力有所发展,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他们常会支持一些表面的事实或依据坚持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是正确的,还会由于晕轮效应,认为某一个老师或家长不管做什么都是不对的,是与自己过不去,因而采取反其道而行的态度,与家长、老师和学校唱反调。也有的三年级学生希望家长老师把他们当大孩子看,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也能产生逆反心理。当学生逆反心理得不到及时矫正时,可能发展成为逆反习惯,即不假思索地与别人唱反调。(3)厌学。厌学可以说是可能贯穿于整个学龄期的心理问题。在三年级阶段,除了那些以前积存下来的厌学心理以外,学生出现厌学心理可能还基于一个重要的原因,即由于失落感而产生的厌学心理。许多学生在低年级阶段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比较优秀的状态,但到了三年级以后,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们的学业分数低了下来,很难再看到那可爱的红勾勾和令人自豪的100分了,这种状况使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比一般的学生更沮丧,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引发厌学情绪,一旦遇到某些事件,便产生厌学、甚至是逃学行为。(4)多动症。有调查发现,儿童多动症、不良习惯和品性障碍在小学三年级表现最突出。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水平一般为20分钟。由于这个时期学习活动的特点,有些老师忽视了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对于学生的注意力提出过高的要求,超出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水平,这样,学生会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分散的行为,如走神、做小动作、看小人书、开小会等,当发现这些行为时,有的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粗暴呵责,使学生坐卧不安,一些逆反心比较强的学生便开始与老师唱反调,故意破坏老师的课堂秩序。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通过适当的指引,引导学生轻松地渡过这个关键期!二、转折期内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从我平时的观察来看,学生目前1在以下方面存在着不足,这里我谈的是共性,共同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引起我们特别的重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学习的自控力和主动性不够。进入三年级后,我们会明显发现孩子的运动量变大了,加上学习压力的增大,难度的增加,孩子娱乐的时间变少了,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学生会产生疲倦感,这时孩子就会想方设法宣泄自己的情感,学生容易变得浮躁,学习不踏实,成绩时好时坏,起伏大,不容易静下心学习,作业时不应该犯的错误多,这些都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与此同时,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比如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不愿意做额外的提高作业或家长布置的作业;好词好句的摘抄,老师不硬性规定,自己就懒得去做,存在着“惰性”。对策:给孩子确立明确具体的目标。这里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远期目标,即理想。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把学习和自己的理想、社会事业联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