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一中新世界国际学校高一年级物理导学案(难点解析)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典型例题:小船逆流而上,船行驶5min时,发现开船时船尾的小旗掉入水中,已顺流而下,此时船夫立即掉头去追,设船相对于静水中的速率及水流的速率保持不变,试分析小船追上小旗所需要的时间是:A.大于5minB.等于5minC.小于5min哪个答案正确呢?分析:这是一道参考系的问题。设想我们从一列匀速前进的列车的第一节车厢去餐车车厢吃饭,用两分钟的时间到达餐车,返回时,如果步行的速率不变,你容易理解,所需的时间也是两分钟。其实流动的河水就相当于前进的列车,逆流而上的小船就相当于从车头走向餐车的乘客,所以小船追上小旗所需的时间也是5分钟。我们还可以总结出,这道题中水流的速率和小船在静水中的速率都是可以不必知道的也就是说与该问题无关,关键是要善于看出问题的本质是选出合适的参考系,当我们把参考系选为流动的水,问题就简化为相对于静水中行船的情况,往返时间就一样多。此题答案选B1150m贵阳一中新世界国际学校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典型例题:一支150m长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员从队尾前进300m后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讯员回到队尾时,队伍已经前进了200m,则在全过程中,通讯员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多少?解:画出运动的示意图,可以比较迅速的求出。通讯员可以看作是一个质点,而队伍必须当作是一个有长度的物体当通讯员到达队伍前段时,走了300m,而队伍只前进了150m。通讯员掉头返回时,队伍再前进50m,这样才能显示出队伍共前进了200m。而此时通讯员也回到了队尾,所以通讯员的位移是200m。通讯员的路程要分为两段,一段是他前进时的300m,另一段是他返回时的150m-50m=100m,所以路程是400m、此题通过画图分析,比较容易解决问题,再研究运动的行程问题时,应该善于把已知条件画出示意图来进行分析。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上)2200m50m150m150m300mABPP’贵阳一中新世界国际学校典型例题: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求平均速度v1。若前一半时间内平均速度是V3,后一半时间内平均速度是V4,求平均速度v2。解:这是一道很典型的题,每个同学都必须会做,通过此题的练习可以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第一种情况:设总的位移是x,则前半程运动的时间是x2v1=x2v1,后半程运动的时间是x2v2=x2v2,所以全程运动的时间是:x2v1+x2v2=x(v1+v2)2v1v2,即:v=xx(v1+v2)2v1v2=2v1v2v1+v2第二种情况:设总的时间是t,则前一半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是v3∙t2,后一半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是v4∙t2,所以全程的位移是v3∙t2+v4∙t2=12(v3+v4)t,故3贵阳一中新世界国际学校v2=12(v3+v4)tt=12(v3+v4)。此题反复使用v=xt这个概念,我们要记住,求哪一段运动的平均速度,必须把这一段的全部位移除以这一段的全部时间,才可得到这一段的平均速度。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下)典型例题:甲乙两列火车相向而行,速率分别是10m/s和15m/s,甲火车中的旅客看到乙火车从他旁边驶过历时6s。若两车同向而行(在平行的不同轨道上),则乙火车超过甲火车时,甲火车上的旅客看到乙火车驶过可经历的时间是多少?解:以甲火车为参考系,则相向而行时,乙车驶过旅客身边的速度是V甲+V乙,时间是t。同向而行时,乙车驶过旅客身边的速度是V甲-V乙,时间为t’设火车长度是l,则有L=(V甲+V乙)tL=(V甲-V乙)t’相比较t’=(V甲+V乙)(V甲−V乙)t=(15+10)(15−10)×6=30s4S甲贵阳一中新世界国际学校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典型例题:甲图是高速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S发出并接收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的和接收的信号的时间差,就可以测出物体的速度。乙图的P1和P2分别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n1和n2是P1和P2分别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测速仪是匀速扫描的,P1和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340m/s,汽车匀速驶来,请根据图乙计算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和汽车的速度。5n1n2P2P1ba543210乙贵阳一中新世界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