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学习高效课堂”学习设计备课方案三年级语文学科上册第27课学习设计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27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学情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童话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过于表面化,不能真正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2、学习材料分析:陶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至第9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第二部分是第10至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2.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3.明白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道理。1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从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教学重点: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2-9自然段,读懂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材料及工具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导学要点学习评价方式备注谈话导入导入课题图片引导1.介绍陶罐和铁罐。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有良好的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欣赏动画,进入文本感知对话内容,梳理对话。视频、文本自主学习1.视频播放。2.出示学习任务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9自然段,找一找陶罐说了什么?铁罐又说了什么?并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再数一数课文中一共写了陶罐和铁罐的几次对话?3、自主学习。按要求完成任务。4、指名汇报。积极参与自主学习2品悟对话,明白事理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感悟文章寓意,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文本、课件、头饰1.指导学习2.合作学习运用三步读书法1.师生合作品悟第一组对话,并总结学法(三步读书法)2.同桌合作运用三步读书法学习②③④组对话3.出示学习任务二:同桌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对话,分角色朗读。注意运用三步读书法—第一步:找出描写神态的提示语,帮助读。第二步:圈出重读的词语或标点,理解读。第三步:加上表情和动作,同桌合作表演读。温馨提示:选择③④组对话的同学请先在()里填上提示语。4.朗读展示5.表演领悟拓展延伸升华主题1.明事理2.学做人课件(插图)小组交流此时此刻,我想大家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你想说什么?我想对铁罐说:-------———我想对陶罐说:———————我想对自己说:———————感悟深刻板书设计课后反思327陶罐和铁罐陶罐(图片)铁罐(图片)谦虚骄傲坚固易碎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主备教师:张红英备课组长签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