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南京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是我们的六朝古都,自古繁华。我沉醉在秦淮河的烟波里,我流连在夫子庙的人潮里。今天的南京,与世界共进,正在呈现蓬勃向上的生机和力量。然而我们不能忘记,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在那惨痛的岁月里,我们的同胞惨遭杀戮,我们的古老文明遭受蹂躏。我们只有牢记历史,不忘耻辱,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捍卫和平。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第五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第五课写作背景知识备查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人民日报》发表此文,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警醒世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南京大屠杀资料学习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2.了解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的特点,了解新闻评论的结构和特点。3.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培养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的乃至隐藏的问题,作者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观点。简单地说,就是评说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或者几件事情、几个问题。新闻基本常识知识备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评论一般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也就是:①因时而评,新闻性强;②缘事而发,寓理于事;③内容贴近,题材广泛;④大众视角,公民写作。知识备查作者简介“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蕴含有“警世钟声”的寓意。它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自2008年11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继“国纪平”之后创立的又一新的署名评论,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与“国纪平”的重大题材、深入评析形成互补。参与“钟声”署名文章写作的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的编辑和记作者,每篇文章都是经过许多人的讨论修改,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杀lù戮读一读预习检查dǐng鼎宝国殇shāngmiǎn缅怀cuàn篡改yì呓语hàn捍卫zhōng衷初huán寰惨绝人悼dào念dùn遁形shǐ矢志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整体感知这篇文章开篇用概括性的语言简述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基本情况,阐明了国家公祭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2.标题简明、醒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精读细研题解1.点明了这则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精读细研2.第一段“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一句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这篇文章是怎样开头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引用宝鼎铭文,一方面点明文章的内容,增强现场感;另一方面丰富文章的内容,增添表现力。插叙。这句话交代了“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和死亡人数,补充说明文章的背景,使情节更加完整。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公祭鼎铭文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忘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