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曹冲称象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复述称象的过程。教学难点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1、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1、出示“我会写”中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象”等。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第二课时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实现新旧过渡,促进学生表达。)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扩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1、出示“我会写”中的“点、照”,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2、指导书写,强调“四点底”书写时的注意事项。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媒体应用1、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2、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设计意图能够借助拼音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梗概。增强学生善于观察,爱动脑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的能力。板书设计4、曹冲称象称象↙↘官员们曹冲造大秤象上船,画线,象上岸宰大象装石头,齐线,称石头直摇头←曹操→点头微笑作业布置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2.听写生字,用“才”“到底”说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