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对文中项羽宁死不屈、李清照爱国情怀的赞美、敬佩情感。2、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3、理解“人杰”、“鬼雄”,明白古诗大意。4、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价值。5、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民族豪情。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2、、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及李清照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所以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玩一个看图说诗的游戏。我们不仅可以把诗读得很美,还可以用书法的形式把诗写得更美。请欣赏。一、引出诗人。1、你们真是一群善于积累的好孩子。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接下来老师还想和你们共赏一首词----《声声慢》。(视频配乐朗读)2、你们听出了词人怎样的心情?(愁闷、孤苦)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整首词哀婉凄凉,读后使人感觉哀愁满纸。4、想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她是一位旷世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就是----李清照。5、关于李清照,你知道些什么?6、这里有一份她的资料,谁能读给大家听。刚才我们欣赏的《声声慢》就是她婉约词的代表作。5、今天,这样一位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给却我们带来了她的另一首诗《夏日绝句》,又会是怎样一种风格呢?让我们从诵读开始,走进诗人的文字。二、诵读1、出示诵读提示,学生自由朗读。自由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指名学生读。3、我们读一首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这首诗的节奏我们可以这样读:老师读每一行的前两个字,你们读后面的三个字。(节奏是二一二。)我们还可以这样读:老师读1、3行,你们读2、4行。仔细听清老师的节奏。(节奏是三二)4、古人作诗时讲究平仄,所以我们在朗读时可读出平仄的变化。一二声的字是平声字,我们用横线表示,三四声的字是仄声字,我们用竖线表示。你们看,这首诗中的平仄相互交错,非常和谐,就像一支优美的乐曲。根据平仄的变化,我们可以用平长仄短的方法吟诵古诗。平声的字可以读得慢一点舒缓一点,仄声的字可以读得短促一些。听老师读一读。三、译读刚才同学们的读书声,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只是,我们刚才的读,更多的是建立在语言的直接玩味上,要真正走进诗作内容的深处,书下的注释是我们的好帮手,请看译读提示。(1)结合注释或工具书进行自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夏提示:日、人杰、亦、鬼雄、至今、思、江东。(2)、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标注出来。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学生反馈自学情况。四、品读过渡语:刚才的译读让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接下来让我们品读品读这首诗。1、引导:诗人在这首诗中提到了一个人,请你们找一找。2、点拨:在这首诗中,诗人对项羽怀着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句诗感受到的?3、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疑问?4、这是关于项羽的两个成语,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是------这也是关于项羽的一个成语,大家读读。刚才我们积累了三个成语,都是关于项羽的。从这三个成语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项羽?(力大无穷、勇猛)项羽认为人活着,就要成为人中豪杰。诗中的哪个词向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这种英雄气概?(人杰)5、就是这样一个人中豪杰却选择自刎于乌江渡口,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悲壮的历史。(出示项羽乌江自刎资料)6、议一议:项羽是不可过江东吗?是不能过江东吗?结合这段资料,说说你的理由。7、项羽的最终选择是-------不肯过江东。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8、透过“不肯”一词,你又读出了这是-------的项羽?(宁死不屈、大义凛然、浩然正气)9、项羽,无愧八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无愧于鬼雄之名。“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可”。一个“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