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症的有效管理措施水田庄乡学校汤化剑一、问题的提出我在水田庄乡学校工作已二十一年,任副校长也有五年了,从我长期的从教和管理的经验来看,我校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症,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质上这种职业倦怠症也是教师职业的通病,为此我提出了“有效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症的有效管理措施”这个研究课题。二、我校教师队伍的现状水田庄乡学校共有教职工37人,专任教师35人,工人2人,其中2013年上学期退休的2人,50岁至59岁的有8人,40至49岁的有13人,30至39岁的有3有,特岗教师9人。现有村小教学点5个专任教师5人,中心学校2至9年级共11个班,从教人员包括4名行政人员25人,班级多,科目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多头多科多年级,师资奇缺。三、我校教师职业倦怠症的具体表现1、害怕或者避免参与竞争,没有竞争热情,他们认为能混一天是一天,反正教不好也不能把他怎么样。2、逐渐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长期处于挫折、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很大,逆境下容易焦躁。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动力。·3、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4、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5、工作效率降低,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6、对学校安排的工作能拖则拖,常以喝酒、打牌麻醉自己,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兴趣。7、工作没有主动性,安排要做的拖后做,不安排做而又必须做的不做,有些工作难以细化到绩效考核细则中去,造成管理的难度加大。四、我校教师职业倦怠症产生的原因1、通常教书的倦怠,大致出现在两年或三年后,这时正好是一个新教师开始感觉不再“新”的时候,自觉该遇到的“事”都遇到过了,该学会的东西也都学会了,整日里重复着“备课、上课、批作业、订正、辅导”之中。这时,继续工作惟一的支撑点就是为了生活。2、我校教师大部分是40岁或50岁以上的,早已变成“老油条”再因为我校地处溆浦、新化、安化三县交界地,就是实行末位淘汰制,再没有比我乡更偏远的学校可调,因此他们在教学岗位上“呆”着就是为了生活,“熬”到退休。3、我校教师只有37人,但除特岗教师9人,工人2人外,26人中有22人已被评为中级职称,没评上中级的4人年龄又过55岁,基本上没有晋升的可能,缺乏继续努力的动力,这是产生职业倦怠症的又一原因。14、教师待遇极低,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我乡虽处偏远山区,但自2013年春季以来,地方农民劳动力的价格从2012年下半年的每人每天120元提高到150元,还包吃,打工的农民工3000元至7000元每月不等,教师的平均工资在2000元上下,在当地没有尊严可讲,更谈不上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这也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症的原因之一。五、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症的的有效管理措施1、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以校长的管理理念和人格魅力影响教师,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因此教育局要加强对校长的选拔、任用与考核。2、提高校长的管理权力,现在的管理体制其实校长也是在艰难的环境下工作,很多工作校长也无能为力,都是在被动的应付,有些工作难以协调,教师的处理校长也无权决定。3、设定校长的任职时间,一个校长在一个学校任职时间最少要三年,最长不能超过五年,这样既能实现校长在一个学校的管理理念,又不致于使教师长期在一个模式下工作,从而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症。4、加强顶层设计,实行教师跨区调节,现行的体制使一个教师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长期在一个学校工作,习惯一旦养成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极为不利,因此要真正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症,教育局应进行顶层设计,体制不变,校长也难解决。5、提高教师待遇。一是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提高待遇,二是教育内部制定制度,拉大城乡教师绩效收入差距,现在教育局实行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265元每月的差距,应提高这个差距,我认为加到每月600元以上,有很多外县市就是这样做的,这样才能使乡村学校有人教书,有人愿意教书。6、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⑴、关爱学生,幸福自己优秀教师,之所以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