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体字(四)教学设计紫阳六小李慧云一、学情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4课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会基本笔画的基础上认识独体字的写法。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要从最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书写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观察独体字的特征,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笔法写好独体字。二、教材分析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课是认识呈金字塔形的独体字,学习书写独体字“人”“上”“夫。并会欣赏其它书法家写上尖下平结构的字,了解书法知识“结体”,感知风格不同结体各异。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传统文化,展现艺术感染,进行人文思想教育。三、教学目标:1、认识独体字结构中金字塔形的字的特征,2、掌握“人”“上”“夫”书写要领。注意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从整体上把握独体字的特有形态。3、了解“结体”,并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结体不同,各具特色。4、欣赏文字的美,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学重点:掌握“人”“上”“夫”书写要领。注意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从整体上把握独体字的结体形态。教学难点:练习书写“人”“上”“夫”,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教学准备:课件、描红字“人”“上”“夫”、米字格的对应练习纸四、教学过程:一、课前互动,教师作品欣赏,情景导入。1、复习坐姿2、复习握姿3、猜甲骨文字“人”,讲“人”字来由,及演变过程。4、揭示课题《独体字四》今天,我们来学写独体字的第四种类型。(设计意图:通过坐姿与所握姿的复习,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并从猜字中感受古汉字的美,富有趣味。)二、新课探究(一)学习“人”1、学生描红“人”字,观察“人”字形与结构建特征。说说自己对这个字笔画与结构的看法。2、引导归纳:三角形、直撇、重捺,下部伸展,重心平稳。撇写得高、直一点,捺写得低、弯一点,就有了动势。撇于捺的交接处偏上颈部。(引入笔画的“连接”)3、师示范书写,生临写,写上准备好的米字格纸。4、师点评鼓励:相信你们坚持练习,一定会让你的书法更上一层楼,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上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上”字的书写。(设计意图:通过描红初步感知,通过观察分析字的特点,通过点评修正指出不足,同时以鼓励表扬写得好的“人”字张贴上“人才榜”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并把“结体”中笔画的连接渗透在字的学习中,作好铺垫。)(二)学习“上”1、激趣了解“上”的由来:“上”是特殊指事字,最早是由两横构成,上短下长,表示朝天的方向,后为了与数字“二”区分,到金文时加上了竖,就慢慢变成了现在的“上”字。请同学描红“上”仔细观察“上”的笔画字形特征。2、上横笔画收缩,下部伸展,金字塔形,上短横与竖画搭配在中偏上部。(引入笔画的“搭配”)3、师示范书写,生临写。4、师点评鼓励(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上”字的由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并渗透了结体中搭配的认识。)(三)学习“夫”1、引入“夫”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夫子”的人。“子”在当时是对老师的尊称,“夫子”在当时是对各级官员的称呼,在战国的时期,人们越来越重视知识与文化,对传播文化的老师越来越尊敬,就尊称老师为“夫子”,孔子的弟子就称他为“孔夫子”。让我们一起来看下柳公是如何写“夫”字的。2、学生描红“夫”并观察字笔画结构特征:上两横收缩短小,下部伸展,连接在中上部。书写时两横向右上略斜一点,撇画略偏左,并写成竖弯撇,捺画写得纵长一点,字形就显得生动潇洒。可以看出是由一个“二”字加一个变化的“人”组合而成。(引入笔画的“组合”)3、教师范写,生练习。4、师点评表扬。师:学习这么久,同学们肯定很累了,让我们来放松一下,欣赏其他书法家是如何写我们学习的汉字。(设计意图:从“孔夫子”的故事中,认识“夫子”,即了解了汉字,又增长了知识,还进行了尊师重教的教育。)三、欣赏汉字的多样化,学习书法小知识“结体”。1、欣赏其他书法写的“人”和“夫”。2、比较观察三个不同的“下”,了解字的结构也叫“结体”。不同书体和书风,结体可以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