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探究与分享一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百万小推车推出来的新中国成立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探究与分享二•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结合上述论断,谈谈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17世纪中叶1840年1860年1894年1900年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双半”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双半”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双半”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彻底沦为“双半”社会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名词点击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半封建: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3.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探究与分享三•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河段会现出不同的旋涡与浪花,形成所处时代的特殊问题。这些问题既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也牵动千家万户普通百姓的冷暖人生,如何面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如何回应时代的声音?面对上述问题,各种政治力量先后登上历史舞台。•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近代中国先后有哪些政治力量登上过历史舞台,它们对时代的声音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回应。1.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3.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探究与分享四•从北京城往西一百多千米,顺着一条奔流的小溪,可以到达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堂上村。1943年,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诞生在这里,并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歌曲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毛泽东作了修改,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如今,在这首歌的诞生地,人们建起了纪念馆。许多学校在这里为学生举办18岁成人礼。•“”“”“为什么毛泽东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说说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在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地举办18岁成人礼有何特殊意义?•了解你所在地区有哪些革命遗址可以作为教育实践基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计一次教育实践活动。1.中国在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其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中国工人阶级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他们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2.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