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习作2018年下复兴镇中心小学校语文教师许珍超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就此本着十三五课题研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当中,教学一日常规无不离不开传统文化,在我的课堂中想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习作当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看了很多传统美德的宣传语,听了很多励志的传统故事,彼此交流了太多太多古典的传统文化,就差写了写作了。如何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作为小学生,我认为现在能做的应该将传统文化应用于写作当中。写作难就难在写出好词好句,如何写好词好句,就在于我们的日记月累。好的写作是在于听说读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写出好的作文,我们应该注重平时的日积月累。学生保证每天积累一些词句,传统故事,艰难的一步完成了。但接下来还需要注重太多太多的问题,有些学生学而不思,每天记忆量不多,但许多学生知识机械记忆,但我们学是为了用,而不是默写,所以在每周的小练笔中一定要强调日程积累的运用。学以致用才是提高写作的正确方法,这条调高写作的路没有捷径,只有每天积累,每天去练习写作,久而久之从扶到走,由走到跑,逐渐的学会自行创作。只有这样在自己的创作中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优秀作文。学生习作提升了,传统文化也传承在学校的课堂当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