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引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相似性:易失去电子,表现出强还原性;化合物中均显+1价2.递变性: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还原性:LiNa+>K+>Rb+>Cs+LiNaKRbCsFClBrI1.相似性:易得一个电子,单质具有氧化性,2.递变性: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氧化性:F2>Cl2>Br2>I2栏目导引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两组规律(1)碱金属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①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②与水反应程度越来越剧烈;③氢氧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2)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①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②与H2化合越来越难;③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记忆口诀氟气淡黄绿,氯气黄绿色,溴液深红棕,碘是紫黑固,液溴挥发碘升华,单质有色也有毒。栏目导引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3.重要的4个反应(R代表碱金属元素)2R+2H2O===2ROH+H2↑Cl2+2NaBr===2NaCl+Br2Cl2+2KI===I2+2KClBr2+2KI===I2+2KBr栏目导引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核心突破]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栏目导引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2.递变性具体情况如下:(1)与H2反应越来越难,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其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即:稳定性:HF>HCl>HBr>HI;还原性:HFHBrO4>HIO4。栏目导引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3.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由此决定了卤素单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易与氢气反应。卤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4.特殊性(1)氟元素无正价,无含氧酸。(2)Br2在常温下是唯一的一种液态非金属单质。(3)碘为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淀粉遇I2变蓝色。栏目导引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元素周期表来判断。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根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来判断。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或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活泼的非金属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Cl2+2Br-===2Cl-+Br2,则非金属性Cl>Br。栏目导引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4)根据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如还原性Cl-I。警示:(1)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不一定强。例如,N的非金属性强于P,但N2的活泼性没有P强。(2)比较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不能根据其在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多少来判断,应该根据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