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要求1)标明题目出处,写上提问内容;2)格式规范,整齐有序;3)内容完整,原理对应正确,关键词用颜色笔重点标出;4)用正规练习本,勿用纸张以防丢失;5)作业内容一定保证有效复习,作业本要妥善保管好;6)认真仔细听取老师对作业的评讲,以减少考试卷上的失误。必修一必考内容1)生产与经济制度: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3)财政与税收:国家财政,征税和纳税。4)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建设: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P26,16#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相关知识解读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1)A,生产决定消费(对象、质量、方式和水平、创造动力)。B,生产发展了,要及时推动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C,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成为制造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这些都决定了人民的消费水平必须由温饱阶段向全面小康阶段迈进,有了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能停留在吃饱穿暖的低级阶段。2)A,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B,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要推动供给侧的改革。C,生产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不论是基本物质生活,还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还是美好生活需要,这些都是发展生产力必须考虑的立足点。生产要关注新的消费需要、新的消费热点,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P22,10#。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中“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福建省发展“互联网+消费”对生产的积极作用。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1)A,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C,福建省发展“互联网+消费”,能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2)A,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的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C,福建省发展“互联网+消费”能够带动包装、物流、快递多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经济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A,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C,福建省发展“互联网+消费”,使农民增收,进一步提高劳动技能和技术,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P26,17#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分析说明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的经济意义。1)A,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7点)。2)A,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是国有经济发挥作用的物质载体(地位)。持续推进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有利于巩固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要地位,有利于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意义)。P44,16#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努力实现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理论依据)。(2)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主体+并存)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意义-劳动者和社会)。(3)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关系-公平的重要性)。(4)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反作用-生产发展)。附后,公平与效率是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对立性。B,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再次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反对平均主义,防止收入悬殊;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奉献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