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气温和等温线一、气温的时间变化:(五年高考P52)1、气温的日变化:气温日变化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2、气温的日较差:(2)日较差的规律:①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②平原(山谷)>山地(山峰);③晴天>阴天。(1)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值。气温日变化3、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陆地的气温年变化南半球陆地的气温年变化地面性质太阳辐射最强月气温最高月太阳辐射最弱月气温最低月北半球大陆6月7月12月1月北半球海洋6月8月12月2月(1)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2)气温年较差的规律:①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②高纬度>低纬度;4、气温年较差:(07年广东高考)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二、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做好笔记)(2)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1)等温线特征:大致东西延伸,与纬线平行。1、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就全球而言,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1)等温线特征: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缓。(2)主要影响因素: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海陆分布在同一纬度上,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冬季大陆比海洋冷。((11)等温线特征: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等温线特征: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山地等温线外高内低,盆地等温线外低内高。脉走向平行。山地等温线外高内低,盆地等温线外低内高。3、地势高低(地形因素)((22)主要影响因素:地势高低)主要影响因素:地势高低在同一纬度上,海拔高,气温低。山地、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盆地气温较高。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大气环流C((11)等温线特征:等温线突出的方向与洋流的)等温线特征:等温线突出的方向与洋流的方向一致。方向一致。4、洋流((22)主要影响因素:洋流)主要影响因素:洋流在同一纬度上,暖流经过气温高,寒流经过气温低巴西暖流假设该海域中等温线的弯曲是受到洋流的影响,如何判别是受寒流还是暖流呢?方法技巧:在等温线图中,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1)、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影响B.洋流影响C.降水影响D.人类活动影响B(2)、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D.地面状况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A(3)、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D.地形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D三、等温线的判读:(做好笔记)1、判定等温线的数值:根据等温距与相邻等温线间的关系来判断。请判断A、B两处等温线闭合区内的温度范围。A处16-20℃;B处12-8℃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A.20℃或16B.23℃℃或14℃C.17℃或18D.19℃℃或15℃B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图(单位:℃)。图中B地等温线的数值应该是A.大约32B.℃在28—32℃℃之间C.在24—28℃℃之间D.小于24℃B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图中a、b两处的气温A.a<28℃,b>16B℃.a>28℃,b>16℃C.a>28℃,b<16D℃.a<28℃,b<16℃C2、判断疏密程度: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温差)小请判断A、B、C三处所在区域哪里的温差大。3、判定南北半球:等温线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北减为南半球。试判断以下两幅等温线图分别是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AB4、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读海陆或季节陆地海洋202218((22)方法技巧:作辅助线)方法技巧:作辅助线试判断下面的等温线图是表示哪个半球?什么季节?几月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