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案例打人之后VIP免费

案例打人之后_第1页
1/4
案例打人之后_第2页
2/4
案例打人之后_第3页
3/4
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人际交往策略在幼儿园的人际交往中,孩子们发生争执与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他们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与人共同生活的。当孩子们发生争执时,教师基本都会选择让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主动认同、约定行为规则。但应该让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什么,怎样做能够促进孩子们体验的深入,却是教师们应进一步深思的问题。就下面这个案例,读一读、想一想,你“体验”到了什么?你是怎样“体验”到的?案例打人之后(大班)一天早饭后,幼儿都在院子里玩,明明在桌上玩塑料小人,小晗跟其他幼儿踢沙包,一不小心,沙包掉到桌子上,塑料小人被碰倒了,小晗赶快跑过去把小人扶起来,还直给明明道歉,可明明还是狠狠地朝小晗的后背捶了一拳。为了培养大班幼儿分辨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请幼儿回班,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我首先请两个当事人讲一讲事情的经过。明明理直气壮地说:“他把我的小人碰倒了!”小晗马上承认,并如实讲了上述事实。接着我请幼儿对事情的是非对错进行分析,并出主意、想办法:怎样做就变错为对了,怎样做就更好了。幼儿认为小晗做得对,因为他不是故意的,而且还马上道歉,并把小人扶好;出的主意是:下次再踢沙包时,注意离玩桌面玩具的地方远一些。大家认为明明打人不对,出的主意是:明明不打人,和小晗一起把小人扶起来就对了。这时,我看到明明眼皮一耷拉,向下斜视着,显得很不服气。于是,我请明明谈谈自己的想法,他不说话,我告诉他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说错了也没关系。他说:“噢,他把我的小人碰倒就白碰啦?对不起也碰倒了!”我问大家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小兴说:“小人是玩具,又不知道疼,扶起来就行了。小晗是大活人,你打他,他多疼啊。”我马上加一句:“真是,小晗的心脏还不大好,到现在跑起步来还有点吃力。”(在小班刚入园时,我发现小晗一跑就有些喘,经询问得知他小时候曾患过心肌炎,他妈妈还告诉我,医生说没关系,锻炼锻炼就会好的,所以我从未提过此事。)幼儿一听“心脏不好”就谈开了,这个说,小晗心脏本来就不好,你再捶他后背,他多难受啊;那个说,如果打得他心脏病犯了可怎么办啊,我奶奶犯心脏病可难受、可危险啦,还得送到医院去抢救。我看明明刚才那股不服气的劲儿在逐渐消失,马上说:“明明都难过了,觉得自己刚才打人太不应该了,想想真后悔,真把小晗打坏了可怎么办啊!该多着急、多心疼啊!”我一边说一边注意明明的表情,他开始只是不那么不服气了,我一说他低下了头,听着听着他眼圈红了,我马上加了一句,明明后悔得都快流眼泪了。我问明明有什么要说的,他马上站起来流着眼泪走到小晗面前,深深地给小晗鞠了一躬,真诚地说:“小晗,我错了,我不该打你,请你原谅我吧!你哪儿疼我给你揉揉。”他的真情感动得小晗眼圈也红了,忙说:“没关系,我不疼了。”事情较好地得到了解决。个人反思看着明明那发自内心的道歉,我感到他真的动情了,真的感到自己错了。他那流着眼泪、内疚的表情及深深的一躬,不仅感动了小晗、感动了我,也感动得在我们班跟班学习一个月的其他园的三位老师的眼圈都红了。我想明明之所以内疚,是因为上述一事一议的过程使这个在家里备受宠爱的孩子(因为长他六岁的哥哥比较木讷、寡言,而他聪明、活泼、能说会道,深得爷爷奶奶的偏爱)跳出了遇事只从自己角度出发、衡量利弊的习惯。同伴们的发言使他开始站在别人的位置上想问题,感受他人的体验,使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妨碍、伤害了他人,以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给他人带来的痛苦,从而发自内心地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这说明在大班开展这样的一事一议、对事不对人的活动是有益的。但我认为,开展这样的活动是有条件的。首先,当事人(错误的一方)与教师之间要有较深厚的情感,应对教师充满信任,深信教师是喜爱自己的。否则,如果师生感情有隔阂,会使其产生误解,以为教师故意与自己过不去,组织大家“整”他,从而产生抵触,进一步加深对立的情绪。再有,也要针对幼儿的不同性格,因人而异。明明是个外向开朗的孩子,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不愉快不会憋在心里。教师较容易掌握情况,避免给他带来新的伤害。对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案例打人之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