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为学生量身订做■临沂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副校长张子通我们学校是20世纪末由中等师范学校改制成普通高中的,由于学校艺体师资力量强,每年都吸引来一大批艺体特长生。但是,这些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薄弱(主要指文化课基础),尽管学校加强教学督导,优化班级管理,师生刻苦努力,但是文化课的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如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呢?学校组织各教研组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全方位探讨,寻求综合改进措施。我们首先调查分析学生基础薄弱形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心智现状和学习态度,接下来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通过听课,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对学生盲目拔高,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于是,学校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领会《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精神,并开展了热烈讨论。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识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我们的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相适应,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补偿教学,防止出现赶进度、定位过高等问题;必须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树立理想、目标和信心,克服消极、急躁情绪。同时,学校调整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把学生学得好不好作为重要指标,引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我们汲取外校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在开展研究课探索、试验、反思的基础上,制订了“低起点,密台阶,小步子,多体验,常鼓励”的教学策略。“低起点”,就是降低教学起点难度,降低课堂教学门槛,使全体学生都能听得懂、学得会,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布置作业以低中档题为主,难度大的题目作为选做题,供基础好的学生选做,教学目标逐步提高。“密台阶”,就是在“低起点”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问题进行难点分散,多前置几个层次性的低难度相关问题,形成阶梯型逼近,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走进“最近发展区”,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小步子”,就是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和课堂教学节奏,缩小知识综合跨度,降低知识综合难度,减小课堂教学密度和容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留出时间让学生多感悟、多思考、多体验。“多体验”,就是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创设情景,让学生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坚决废止教师满堂灌、以讲代练的做法。在学生主体活动过程中,教师重在发现学生的思维受阻点,适时进行启发点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适当多表扬、多鼓励,发现学生情绪低落时要及时给予关爱,学生答对问题要予以表扬,答错了也要鼓励其继续探索。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教师也要写一些指导性、启迪性、激励性的语言作为眉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实践证明,这一教学策略对于学习基础薄弱学生来讲,既符合他们的心智发展水平,又适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特点。这样一来,教师的信心越来越足,学生有了成功感,学习劲头也越来越大,学习效果越来越好。《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20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