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1.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类“专升本”)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为4学分、72学时。这门课是建立在数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并综合运用心理学、认知科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于数学教育的实践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系统地获得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懂得数学教育的特殊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获得数学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教材分析能力、数学教学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能力,为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2.本课程的编制思路和特点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依据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任务和教学目的为编制思路,考虑到学员在专科阶段已经学过《小学数学教育学》等课程,因此,本课程从素质教育出发,结合当前中外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材和教学的改革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本课程的设计着力于理论联系实际,将教材分为十三章。第一章---小学数学学科性质及其任务。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的结构与目标。第三章---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第四章---儿童的数学学习。第五章--小学数学主要学习理论与教学模式。第六章---小学数学学习的课堂分析。第七章---小学数学教学组织及其方法;第八章---小学数学的概念学习。第九章---小学数学的运算规则学习。第十章---小学数学的几何学习。第十一章---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第十二章---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第十三章---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学习。本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1)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独立性很强的跨学科课程,它需要应用有关学科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有关数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思想去思考并解决一系列教学上的问题。(2)本课程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特别需要唯物辩证法的指导。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当前所遇到的一些教学实际问题。(3)本课程是一门发展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不断充实新鲜的素材和原理。所以要使学生学会利用资料,善于总结。(4)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3.本课程的学习对象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主要是我国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的小学教师。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理解能力较强。他们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际经验,但基础理论普遍欠佳。他们大多处于我国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他们的工作任务一般较重。他们缺少良好的工作环境,多数学员有家务负担,学习时间非常缺乏,只能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很难集中时间坐在课堂里学,因此只能以自学为主。由于这些学员年龄普遍偏大,肩负工作1和生活双重重担,造成他们记忆力相对减弱,给学员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但是,他们的学习愿望非常强烈,学习目的、学习动机非常明确。他们虽然地处偏远,但他们绝不愿意落后于时代,对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知识的学习非常感兴趣。这是他们学好本课程的最有力的内因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及具体实施中,学习对象的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都应通盘考虑,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切合实际的学习服务。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强调对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根据中央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组所提供的各种指导性教学文件,联系实际制定本地的实施性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确定本课程的主持教师和辅导教师,教师应介入本课程学习过程的诸环节,指导学员作好学习计划、撰写读书笔记,展开自学、小组讨论,参加面授辅导以及运用远程教育的学习方法和多种教学支持服务手段。2.强调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指导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先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和相关的进一步学习材料,对本课程的知识框架,重点及难点内容要有深入地了解,适时地组织学习辅导。在学习辅导中要教给学员学习本课程的思路和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