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课时二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楚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的不同场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鸟的天堂”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巩固新知、复习提问(5分钟)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本文中的生字词,并且让同学们在课后抄写生字词,为了检验同学们是否已经掌握,在开始上课前指名上台听写,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听写生字词。(帮助同学们纠正写错的字词)划分层次、理清脉络(30-35分钟)同学们再次轻声读课文,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文章进行分段(教师游走于课堂,相机指导)同学们自愿回答,自己如何分段的。老师针对不同的划分方式,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哪一种才比较合理。经过讨论,将本文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次、第二次)逐段分析,研读课文提问: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为何看到的场景完全不同呢?这两次有何不同?为何不同?从第一自然段中,“吃过晚饭”可以看出,时间是傍晚时分,这是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本文是一篇记叙文,文字也非常优美,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仿佛也和作者一起,看到了夕阳西下,看到了晚霞,亲身经历过一样。读第三自然段提问“河面很宽”,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水面没有一点波浪,如果是小河的话,那么肯定是会有很明显的波浪的)从第五段开始,作者首次提到榕树提问:作者看到榕树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许多株)是的,从后文可以看出,实际上只有一颗大榕树,因为榕树太大,有很多的分支,所以作者误以为有很多株榕树。作者用了很多笔墨来描述这颗大榕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榕树郁郁葱葱,生命力旺盛。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有一颗很大很大的榕树在水中,在你眼前,你是否感到震撼,是否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多么神圣的榕树呀,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呀!同学们齐声朗读5-8自然段讲解第9段从作者的描绘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失望)接下来分析第二部分师: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曾样的情景?指名朗读,同学简要叙述事情经过师:这一次是清晨,大家都知道,清晨的时候是静悄悄的。而在那里,一声鸟叫打破了周围的寂静,惊醒了藏在树上的鸟儿。如果你也在那只小船上,你是怎样的心情?从作者对鸟儿的描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拓展延伸,展示大树、山水图片(5分钟)总结全文,揭示主旨课后作业朗读课文,背诵第7、8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