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经历了十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A.社会性质B.中外关系C.政局和政策D.群众觉悟【答案】A【解析】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发展过程中,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都是其阻碍因素,而这取决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故选A;BCD都是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但都不属于最根本因素,故排除。点睛:这一题的解题关键是审清题意,题目要求选择“最根本因素”,也就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源或者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健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因。2.某高二(2)班学生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列出了一些知识提纲,如经济领域:民族工业的春天昙花一现。据此判断,该学生很可能在研究哪一政府的统治情况A.晚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民族工业的春天昙花一现”,可以判断出时间为1912-1920年左右。故A项排除。B项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于1912年,故也被排除。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致为1912-1927年,故C项正确。3.从1864年到1894年,民族资本总额只有680万元左右,而1895年到1898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到1400万元以上,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的商品倾销迅速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B.洋务运动的诱导和榜样作用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控制,有利于民族资本试卷第1页,总7页主义进一步发展,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故A项“迅速瓦解”的说法错误,故排除。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条件,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4.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A.B.C.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把握,曲线图主要反映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从产生标志看,A、C项正确,从消亡情况看,只有A项符合题意。5.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C.封建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来看,这反映了封建主义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故答案为C项。A项民族资本主义春天到来时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被推翻,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西方列强始终在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6.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某人发现外商投资减少,立即开办纺织,面粉等工厂,果然业务兴隆,获利甚丰。下列事件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辛亥革命取得胜利试卷第2页,总8页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外商投资减少,立即开办纺织,面粉等工厂,果然业务兴隆,获利甚丰”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C项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其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在1911年时期,这时期外商投资没有减少,外商投资减少并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项错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是在1919年,这时期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商投资没有减少,D项错误。7.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A.产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C.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