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人机关系是人机工程学研究中的一部分内容,是技术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本节内容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剖析了人机关系的丰富内涵,指出了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产品是为人服务的,设计产品时,要力求人机关系合理,渗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学生熟悉有关设计的分析方法方面的知识,为后续学习中关于设计方案的构思、交流、评价、优化作准备。2.重点难点分析⑴重点: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⑵难点:由于人机关系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因而对人机关系中各层面上丰富内涵的领悟、评价有困难。3.学习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让学生对“机”形成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②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⑵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充分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实际体验,获取感性经验;学会通过亲身体验、调查、访问的方式,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获取资料的方法;学会归纳总结,初步学会评价产品的分析方法。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师生互动、同学间的相互协作、亲身体验等积极的学习方式中,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建立科技服务于人与社会的观念,树立产品设计要“以人为本”的理念;选择适当的案例和练习题材,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节俭的美德,强化学生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往往是不经意地使用产品,虽然对人机关系的概念是陌生的,但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是有经验的。通过简单而熟悉的事例的分析,学生容易形成人机关系的概念,但人机关系的内涵是丰富的,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有各种不同的人机关系,使“人”与“机”之间构成复杂的联系,如何深刻领悟人机关系的内涵,如何评价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是学习难点。三.教学设计思想人机关系中,“机”为“人”服务,产品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客观需求和心理需求.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这就要明确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要使人机关系尽量合理,就要了解设计中要考虑的一般因素,这是教学设计的主线。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围绕“人机关系”,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启发学生讨论交流、形成概念。通过一例复杂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人机关系的内涵最后教师总结提升:产品为人服务,产品的设计要人性化,设计产品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教材中的内容作适当调整,教学资源也有大量的增补,利用资源,以人与门之间的人机关系为例,引领学生突破难点。四.教学资源准备PPT、视频、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图片等。五.教学过程引入:现在有两则故事,阅读后指出故事中所说明的问题。(1)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曹操在园门上写“活”字。说明曹操心理上的感觉:对门的尺寸不满意.)(2)一幼童家住十楼.每天都要到楼下玩耍,下楼时乘电梯,而上楼时经常是爬楼梯回家,为什么不乘电梯回家?(幼童矮小,手够不着电梯内10楼按钮.说明按钮设计的位置未考虑到幼童的需要.)讨论:指出所说明的问题。总结:人与使用物品的配合关系不和谐。导入: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时不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一)什么是人机关系:我们每个人无时不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人机关系: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在人机关系概念中,“机”的内涵丰富。机:泛指各种各样的用品、劳保用品、工具、仪器仪表、机器、设施、环境、交通工具等。“机”除了通常所说的机器之外还有仪表、仪器、家具、服装等等,甚至是周围的环境,简单的说,“机”是指我们身边的所有物品。二)人机关系的重要性。完成第28页的马上行动,找出活动中的“人”与“机”。(1)教师拿粉笔板书手与粉笔(2)农民用锄头锄地农民与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