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专题一:物理模型之“滑块--木板”模型“滑块—木板”模型:作为力学的基本模型经常出现,是对一轮复习中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这类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情景的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且此模型经常在高考(2015年全国Ⅰ卷25题、2015年全国Ⅱ卷25题、2013年全国Ⅱ卷25题)或模拟考试中作为压轴题出现,所以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2016江苏卷(选择题)2015全国卷Ⅰ25题2015全国卷Ⅱ25题命题角度:多过程定性分析、命题角度:多过程相对运动、命题角度:多过程、相对运动与力与运动图像应用临界问题的分析命题角度:1、判断是否相对运动2、判断滑离时的速度3、求相对运动的时间4、求相对运动的位移5、求损失的机械能易错点:1、判断是否相对运动条件2、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3、速度相等后能否共速问题突破一、“滑块—木板”模型中讨论与判断的题型1、(2016江苏卷。多选)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2、(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1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2水平拉力F,则()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51B.当F=μmg时,A的加速度为μg231C.当F>2μ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23、(多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t=0时刻滑块从板的左端以速度v0水平向右滑行,木板与滑块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的v-t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总结:从以上几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物体的运动情景如何复杂,这类问题的解答有一个基本技巧和方法:在物体运动的每一个过程中,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不同,则两物体必然相对滑动;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相同(包括初速为0)且受外力F情况下,则要先判定两个物体是否发生相对滑动,其方法是求出不受外力F作用的那个物体的最大临界加速度并用假设法求出在外力F作用下整体的加速度,比较二者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突破二、“滑块—木板”模型中加速度问题(纯运动学问题)1.如图所示,一长度L=3m,高h=0.8m,质量为M=1kg的物块A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0.49kg的物块B静止在A的最左端,物块B与A相比大小可忽略不计,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物块A与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一个质量为m0=0.01kg可视为质点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中物块B,假设在任何情况下子弹均不能穿出。g=10m/s,问:(1)子弹以v0=400m/s击中物块B后的瞬间,它们的速度为多少?m0v0hBmMLA2(2)被击中的物块B在A上滑动的过程中,A、B的加速度各为多少?(3)子弹速度为多少时,能使物块B落地瞬间A同时停下?2.(18分)如图所示,某货场需将质量m1=5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光滑倾斜轨道SP、竖直面内弧形光滑轨道PQ,使货物由倾斜轨道顶端距底端高度h=1m处无初速度滑下.两轨道相切于P,倾斜轨道与水平面夹角为θ=600,弧形轨道半径R=2m,末端切线水平.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长度均为l=4m,质量均为m2=50kg,木板上表面与弧形轨道末端Q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2.(不考虑货物与各轨道相接处能量损失,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1)求货物到达弧形轨道始、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3)若μ1=0.30,求货物滑上木板后与木板系统所能产生的热量.ShθPROQAB3.(18分)如图所示,倾角=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L=1.8m、质量M=3kg的薄木板,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