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3、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4、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形成对中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课前准备查找本课相关史料,准备好本课相关知识链接。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知识,进而导入新课。【新课讲授】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活动】PPT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相关图片,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1【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由哪些理论构成的。【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一)理论体系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二)理论形成过程【教师活动】PPT展示邓小平理论相关内容。1、邓小平理论①背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②阐明问题: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③意义:邓小平理论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④地位确立: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教师活动】PPT展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关内容。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背景: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解决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③意义:“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④地位确立: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教师活动】PPT展示科学发展观相关内容。3、科学发展观①背景: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的重大问题。②解决问题: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③基本特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④地位确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教师活动】PPT展示理论的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内容。24、理论的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中共十八大①召开:2012年,北京。②内容:明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③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④领导核心: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2)中共十九大①召开:2017年,北京。②内容: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③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