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子目1、2)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二、教材分析本课为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主要介绍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领域和社会的发展和新变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社会的变化。每一领域的发展和出现的变化是有联系性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在了解该时期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新变化外,能够对不同的变化进行全面的认识。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教材、分析史料的能力,能从教材和简单直接的史料中了解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表现,但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概括能力还不足,需要教师引导;虽然通过第9、10课学习了两宋的政治与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对该时期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需要教师分析梳理才能理解。四、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城市的新发展,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时空观念:通过商业城市的出现,海外贸易的发展路线,四川地区纸币产生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地域性特点。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理解农业发展是手工业发展的基础。粮食产量大增使得人口增长,为手工业提供劳动力,经济作物的种植为手工业提供生产原料;了解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税收对国家财政的积极作用;了解纸币在宋元时期的发展,认识其产生于四川的原因。4、历史解释:分析两个子目之间的联系,理解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辽宋夏金元社会的进步。5、家国情怀:分析辽宋夏金元社会变化,认识当时我国经济与社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理解民族融合对社会进步的作用。五、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表现教学难点: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的新变化的原因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课又名《东京一日游》,设计思路是模拟教师带领同学在北宋的东京城进行一日旅游的情境,将相关知识融入观光景点,寓教于乐,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课程导入部分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向学生介绍本课主要框架。教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与我一起回到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东京,进行一次为期一日的旅行。请大家打开手中的东京一日游手册,我来跟大家说一说今天的安排。旅行开始之前我会大家介绍我们的目的地——东京。我们今天的游玩路线主要是东京城的三条街——汴河大街、御街和马行街,大家可以对照手中地图查看。午餐我们是安排在东京最好的酒楼樊楼,在结束下午的行程之后大家可以在州桥夜市自由活动。我们先来看一个宣传片了解一下东京。(播放视频1min20s)(二)宋元的城市发展教师:东京是北宋的都城,也是北宋最大的城市,人口最多的时候超过了一百万,东京的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大家今天都能体验到。另一个这样规模的城市是南宋都城临安,临安在元朝改回旧称杭州,吸引了很多外国旅行家去游玩,得到了“世界上最富丽名贵之城”的称号。元朝的首都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重心和商品集散地,也非常繁华。由于本课是按照地点介绍相关知识,因此教师简单介绍知识点插入的顺序,并与学生互动,确定学生清楚接下来授课的内容。教师:好了,我们已经快到宜秋门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从宜秋门进城之后,我们沿着汴河大道向东走,先去王家绸缎铺,大家自行选择是否购物。然后到州桥附近我们向北到御街观光,御街非常长,走完大家应该比较累了,所以我们在东华门转向东,到樊楼吃午饭。吃完午饭我们沿着马行街向南走,到刘家香料铺看看,接着继续向南走回到汴河大街,最后在州桥集合,晚饭大家可以在州桥夜市解决。大家明白了吗?学生:明白!(三)宋元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纺织业发展第一个设置场景——王家罗锦疋帛铺。这部分配图选自《清明上河图》,通过伙计的吆喝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