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中高段数学回家作业的设计数学回家作业的布置内容同一化,形式单一化,很难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效果不佳。通过改变回家作业布置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从而让作业成为孩子进步的阶梯。回家作业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一直受到教师的重视。但在实际执行中,回家作业带给我们教师的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收获,更多的却是无奈。下面谈谈我在小学中高段数学回家作业设计方面的做法。策略的实施(一)、设计实践性作业,让数学回归生活新课程更为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让数学回归生活,这才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初衷。1、设计展示作业,与他人分享成功根据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在回家作业中设计一些展示性的作业。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以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回家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把自己如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家长看一看。学生回家以后把学到的知识展示给家长看了以后,收获颇丰。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夸我真能干;有的说:我发现了另外的推导方法;也有的说:我给爸爸妈妈上了一课等等。作业完成后,学生颇感自豪,交流时,一个个兴高采烈,这样不仅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在交流、操作、讲解等方面的能力,增进了与家长的感情。2、学写数学日记,将数学融入生活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情况,我也布置了学生写数学日记。作业收上来后,我不禁被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及创造力而折服。学生用一个孩子的眼光,从数学的视角看到的世界,看到一篇篇数学日记,作为教师感到十分开心,数学教师一直感叹,学生的内心世界离数学教师太远了,有了这样的形式,学生与数学教师的心与心的沟通也就不再遥远。而作为成人,看到这样的数学日记,也得到了一次教育。3、设计调查作业,让生活联系数学真实的数学才是可靠的数学,数学课堂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设计一些调查性的回家作业,几人合作利用双休日或长假完成。4、设计“设计”作业,放飞独创思维设计和创造并非科学家、设计师的专利,新课程也要求学生独创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布置一些设计作业,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学习了如学习圆的认识后,要求学生以圆为基本图型,为三十周年校庆设计校徽,或者为班级设计一个班徽。这样的作业布置下去,不免一丝担忧,学生能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吗?心想不能有很高的要求,过得去就行,但结果却出现了一些以外的收获。这样的设计作业,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是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二)、设计选择性作业,将权利还给学生1、内容的选择从一开始布置“我自己的作业”,我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孩子爱上做作业”,在内容上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最大限度的自主性。2、难易的选择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身心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这直接导致了人的个性能力的层次差异。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教育者要及时发现和研究这种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这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完成作业的目的应该是让“希望生”打好基础,让中等生有所提高,让优等生优化知识结构,因此与数学学习其他环节相比较,回家作业更要注重灵活互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三)、设计趣味性作业,让作业也快乐如何设计出能培养多种能力,形式新颖独特,学生又乐于做的作业呢?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心理特征,我尝试将一些枯燥的知识融入到各种有趣的情景中,让学生轻松完成作业,同时掌握知识。1、综合其他学科的多彩作业现代课程理念强调不应把各门学科完全割裂开来,而是讲究各门学科之间的综合。这些学科之间是息息相通的,应鼓励孩子们寻找各门学科的契合点,融会贯通,培养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请小朋友寻找“数学课外的数学”,小朋友们兴趣盎然,收获可真不少。这样的作业,增加了学生的见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十分高涨,得出了各种精彩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教师和学生都十分喜欢。2、诗歌中的数学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