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银杏树GinkgobilobaL.又称白果树、公孙树,是我国古老的树种之一,具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其生长规律特殊,抗病能力强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有关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及疗效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开发出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多达100多种,形成国际市场上销售额20多亿美元的新兴产业。银杏叶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萜类、内酯类、酚酸类以及生物碱、聚异戊二烯等化合物。黄酮类为银杏叶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含量随品种、产地、树龄、不同的采摘时间而不同。黄酮类化合物优异的抗氧化、抗病毒、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而受世人瞩目。药学研究表明,有38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从银杏叶中分离出来,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3类:黄酮(醇)及其昔28种:如槲皮黄酮等;黄烷醇类:如儿茶素等4种;双黄酮:如白果双黄酮等6种(儿茶素)。1银杏叶黄酮的提取分离1.1溶剂提取法目前国内外掀起了研究开发银杏叶热。国内银杏叶常用溶剂例如乙醇、丙酮、醋酸乙酯、水以及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浸泡银杏叶进行提取,溶剂提取方法一般有:煎煮、冷浸、回流、渗施等经典方法。1.1.1水提取树脂分离法有关水浸提银杏黄酮苷的文献报道不多。肖顺昌等报道了用l6倍量沸水分3次浸提银杏叶,得到的水溶液,经冷藏、分离杂质得溶液,然后用D101型吸附树脂吸附得到浓度达38%的黄酮苷。胡敏等研究水浸提银杏叶黄酮苷并用树脂精制的工艺,探讨了影响黄酮苷浸出的主要因素以及最适的精制方法,结果表明:水为提取剂,在90℃水溶回流浸提银杏叶2次,4h/次,经沉淀,过滤,浓缩后,用树脂精制、冷冻干燥后,制得总黄酮苷含量高的提取物、产品得率为银杏叶干重的1.2%-1.5%。水提取成本低,没有任何环境污染,产品安全性高,但是水对有效成分的选择性差,提取率低。1.1.2有机溶剂浸提法一般的有机溶剂浸提法。田呈瑞等研究了乙醇浸提银杏叶黄酮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乙醇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银杏叶粉碎至50-60目,以70%乙醇按照液固比6:1的比例,于80℃条件下提取2次,1h/次,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可达87.6%。醇(酮)提一铅化物沉淀法。张永恒等研究了乙醇回流提取银杏叶,浓缩液经蒸馏水提取,再经乙醚萃取,饱和醋酸铅沉淀法,制备银杏叶黄酮苷原。醇提一树脂吸附法。王成章等对黄酮含量较低的银杏叶的提取和纯化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的浸提溶剂(水、甲醇、乙醇、丙酮)、浸提温度(室温、400-500℃、600-700℃)、浸提时间对黄酮浸出率的影响,在以60%-70%的乙醇为浸提剂,液固比为8:1-6:1,60-70℃热浸泡、3-lh两次,可以使黄酮的浸出率高达约85%,选用A-1和A-2混合树脂吸附分离,可以制得高含量的银杏黄酮苷。吉云秀等研究了用35%的乙醇浸提银杏叶,液固比为10:1,50℃浸提10min,氨水调节PH除杂,浸提液用D101型树脂吸附分离的最佳条件,确定出最优的吸附一解吸工艺条件:吸附流速为3ml/min。吸附原液pH值为8.3。采用2倍树脂床体积的70%乙醇解吸,解吸流速为1.5ml/min,操作温度为室温。采用此提取纯化工艺所得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26.2%、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收率为64.4%。醇(酮)浸提一酮/铵盐萃取法。梁红等比较了不同溶剂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效率,用70%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结合用3%的(NH4)2S04进行二次提取,提取液用饱和的(NH4)2SO4溶液两次浓缩,黄酮的提纯效果非常明显。醇(酮)提取一硅藻土过滤法。熊远福等对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精制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浸提条件:浸提剂乙醇70%,银杏叶与浸提剂用量比1:5,浸提时间3.5h,60℃下浸提2次,最佳精制条件为:每100g银杏叶用硅藻土2.5g、丙烯酸树脂80g,洗脱剂乙醇浓度70%,应用该工艺条件进行浸提与精制,精品收率>2.25%,总黄酮含量达28.8%。以上方法获得的银杏叶提取物精品虽然总黄酮(或黄酮苷)含量较高,但由于使用了卤代烃、甲苯和铅化物等有毒物质,残留在产品中,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性低。1.2超临界流体(SFE)萃取法超临界流体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超临界萃取和传统的溶剂萃取相比,超临界萃取在35-40℃进行操作,以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