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蒙古族,湖北黄冈人。曾留学日本和英国。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员地质研究所所长。建国后任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等。中科院地学部委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李四光,我国现代著名的地质科学家。为我国的石油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捉迷藏”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读课文并完成任务: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2.思考:课文告诉我们一件什思考:课文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么事?卧考秦藏悄闪坑纪旅遗究震著推我会读奇怪著名悄悄躲闪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地质学家捉迷藏奇怪著名悄悄躲闪兴趣历史平整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卧室土坑推测世纪纪念地质学家严严实实捉迷藏转来转去为粉红色的字选择正确读音陨石(sǔnyǔn)地质学(zhìzhī)终于(zōnzhōnɡɡ)突兀(wùè)捉迷藏(zhuōzuō)恐怕(ǒnkǒnɡɡɡ)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问),问(老师和爸爸)而无解,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弄明白了(大石头的来由)的故事。我会读奇怪著名悄悄躲闪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地质学家捉迷藏我会读奇怪著名悄悄躲闪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地质学家捉迷藏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2、李四光和小伙伴是怎么围着大石头捉迷藏的?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1、李四光是怎样问老师的?老师是怎样回答的?李四光又会怎样想?2、从对话中体会大石头“怪”在哪里?•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而坠落在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的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一怪: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时间长)二怪: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没卧进土里)三怪: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孤零零)四怪:老师和爸爸都不知道它的由来。(没人说得清它的由来)探学•从对话中可以知道李四光身上有哪些精神?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kēng)。可它为什么没卧(wò)进土里去呢?”善于观察善于提问善于思考完成后举手1、李四光是怎样解开这块巨石之谜的?2、对这块巨石的研究,使李四光取得了什么重大发现?读第9、10自然段思考学习我最棒1、思考学习了本文后,你从李四光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完成后举手再次读课文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探索的高贵品质。突兀:山石等物高高地立在一个地方。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长江流域指长江干支流的集水范围,亦即集水面积,通称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8%。包括15个省(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2个自治区(西藏、广西)1个直辖市(上海)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