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浙江民政康复中心欧晓凤语言发育迟缓概述评价与诊断训练概论CONCENT01语言发育迟缓概述语言发育迟缓的定义指在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其语言发育没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水平,但是,这不包括由于听力障碍而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以及构音障碍等其他语言障碍类型。语言环境的脱离受语言学习限定的特异性障碍1、发育性运动失语;2、发育性感觉失语。听觉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缓)构音器官异常孤独症谱系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2说话晚或很晚1过了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说话3开始说话后,比别的孩子发展慢或出现停滞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5语言应用方面,词汇和语法的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4虽然会说话,语言技能较低6只会用单词交流,不会用句子交流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8回答问题反应差7交流技能低9语言理解困难和遵循指令困难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02语言发育迟缓的评价和诊断评价结果将作为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也是研究语言发育迟缓的重要资料。患儿的语言能力与正常儿童相比处于哪一个阶段。语言发育迟缓属于哪一个类型。发现和确定患儿是否存在语言发育迟缓。评定的主要目的:评价流程资料收集病史:现病史、既往史、家庭史、训练史等。相关情况:儿科、耳鼻喉科、心理、教育等。目前详细的语言情况。评定临床症状的掌握预后推测制定计划指导训练病史采集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其他相关检查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康复治疗及训练史;相关专业学科情况。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S-S法)听力检查;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验;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检查量表;构音障碍检查。评价内容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一)S-S法原理语言应用:交流关系的建立维持、展开等使用。语意学:辨别、记忆、产生、范畴化。基础性过程交流态度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语法规则:语言的构造形式。适应年龄和适应症1、原则上适合1岁半-6岁半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有些儿童的年龄已超过此年龄段,但其语言发展的现状如不超过此年龄段水平,也可应用。2、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语言发育缓,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症也可以参考应用。3.不适合因听力障碍为阻碍原因的语言障碍。S-S法的构成和优点基本构成:1.听力、发音器官等呈生理学状态;指言语的输入与输出的主要器官呈生理形态、功能而言。主要是专科检查。2.(1)作为语言结构部分为: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其符号形式不只限于言语符号形式,在此为广义的,其中包括语言前阶段到能够处理语言规则阶段;(2)基本操作过程。主要是关于视觉、听觉的辨别、记忆、产生等基本的学习能力部分。3.作为语言机能部分,交流态度。主要是关于对人的关系,交流意欲、机能分化等,无论患儿是否已获得语言。S-S法的构成和优点本检查方法的核心就是将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的发育阶段化,并可以据此症状分类。S-S法的构成和优点阶段内容第1阶段对事物、事态理解困难第2阶段事物的基础概念2-1功能性操作2-2匹配2-3选择第3阶段事物的符号3-1手势符号(相关符号)3-2言语符号幼儿语言(相关符号)成人语言(任意性符号)第4阶段词句、主要句子成分4-1两词句4-2三词句第5阶段词句、语法规则5-1语序5-2被动语态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的阶段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S-S法)检查的一般要求:检查场所:安静、宽敞检查位置:桌面、地上与儿童接触方法:在游戏中,态度亲切检查用具检查顺序记录方法符号介绍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S-S法)检查用具及图片数量实物A:帽子、鞋、牙刷、玩具娃娃4B:电话-听筒、鼓-鼓槌、茶壶-茶杯3镶嵌板鞋、剪刀、牙刷3操作性课题用品小毛巾、小玩具、小球、积木6块、装小球容器1个、三种图形镶嵌板、六种图形镶嵌板、十种拼图6图片鞋、帽子、眼镜、手表、剪子、电话6日常用品动物象、猫、狗3食物面包、香蕉、苹果、米饭4交通工具飞机、火车、汽车3身体部位眼、嘴、手、耳、鼻、脚6动词睡觉、洗、吃、哭、切5大小帽子(大、小)2颜色红、黄、绿、蓝4词句妈、弟+(吃、洗)+香蕉、苹果8大小+颜色+食物大小+红黄+鞋、帽8语言规则小鸡、乌龟、猫+(小鸡、乌龟、猫)+追6汉语儿童语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