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尊敬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近几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菜篮子”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产值不断提高,品种品质不断更新,生产模式不断优化,对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以及调整农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最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万福、谭和平带领相关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重点蔬菜乡镇及龙头企业和村组农户,对我县近几年蔬菜产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初显成效(一)组织机构更加健全,工作合力逐渐增强为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保障蔬菜市场稳定供应,县委、县政府将“菜篮子”工程作为重大民心实事。20XX年又将蔬菜产业作为全县生态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整合投入蔬菜基地建设资金1561万元。县政府统筹协调蔬菜产业发展工作,将人和、水口、江口、红狮、云阳、上坝等乡镇(街道)作为蔬菜基地,落实人员专司其职。县农委安排科技人员长期指导蔬菜基地建设生产。县供销联社、商务局落实专人负责蔬菜销售流通的服务工作,初步形成产销两旺的工作局面。(二)结构布局趋于合理,基地规模逐年扩大初步建成蔬菜基地1.5万亩,其中城郊蔬菜基地1.0万亩、中心集镇蔬菜基地3000亩、高山伏调蔬菜基地2000亩。20XX年底,我县有蔬菜专业合作社(大户)63个,叶菜及瓜果类40个,根茎类7个,食用菌类15个,基本建成人和街道龙水等5个蔬菜示范村,20XX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2万亩,合作社种植面积1.65万亩,全县蔬菜总产量达39.5万吨,其中,商品蔬菜上市总量4.9万吨,地产蔬菜自给率从20XX年前的61.3%%提高到75.4%,年均增幅达4.7%。(三)特色蔬菜发展较快,良好基础基本奠定第1页共6页我县初步建成了一批特色蔬菜专业村,水口镇水口村1000亩莲藕已成为农业观光园,并成功举办了三届荷花节;上坝乡万亩马铃薯、3000亩辣椒,龙洞乡1500亩荤葱,农坝镇1000亩韩国萝卜等10个蔬菜专业村除保障县内供应外,外销蔬菜近5000吨,实现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全县设施蔬菜现已达500余亩。如人和街道20XX年蔬菜种植总面积达2500亩,其中县级示范蔬菜基地230亩,育苗温室7栋16亩,钢架育苗大棚50栋25亩。全年商品蔬菜总产量为7500吨;总产值为15000万元。在发展特色蔬菜的过程中,受益最多的是广大菜农。如青龙街道马沱村种专大户胡玉云年纯收入达50万元,今年设施蔬菜达到200余亩,年销售收入将增长4倍。(四)营销体系逐渐完善,交易流通更加便捷为减少蔬菜生产、流通的盲目性,县农委、供销联社等部门采取“蔬菜基地(专业合作社)+社区(单位)直销店”、“特色蔬菜村+农贸市场”等多种形式,推动“产销对接”和直供直销,最大限度减少流通环节,增加菜农收益,减低蔬菜销售价格。上坝乡的辣椒与醋王集团签订订单农业,农坝、上坝的马铃薯直接销往外地。县供销联社先后在北部XX县区、人和街道等地建“绿优鲜”直销门市5个。红狮镇伦川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在县城设立蔬菜直销店5个,月销售可达30万元以上;其中莲花市场直销点与双江中学等学校实行校店直销月销售额达10万元。云阳镇海秋蔬菜专业合作社将150余户农户的2000多亩蔬菜,采用直供直销的方式,按高于菜贩收购价的10%收购,在4个直销门市按低于市场价10%予以销售。直销店的设立减少了中间环节,初步搭建了蔬菜销售平台,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绿色蔬菜科学发展,生态环保效益明显我县地处渝东北,境内森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森林、野生蔬菜遍布全县各地山林,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成为时代潮流,纯天然、无污染的森林蔬菜备受人们的青睐,野生蔬菜生产具有明显的效益比较优势,其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和创造的利润高于其他作物。目前人和、江口、红狮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发展“畜(牛羊)—沼—第2页共6页菜”各500亩;泥溪黑木耳、耀灵香菇、人和金针菇等食用菌产业优势明显。泥溪黑木耳年产值达1000万元,其品牌“青杠树”已经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盘龙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