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文化杰作》说课稿吉林省蛟河市第十中学高佩钦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我是来自吉林省蛟河市第十中学的一名历史教师,我叫高佩钦。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一、说教材1、分析教材的地位本课是教材继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工业革命,世界战争之后,对文学艺术成就的展示,是对前部分内容的适当补充。而文学艺术,是意识形态的主要体现,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制度形成的重要催化剂,因此本课在教材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对帮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课的重点为: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本课的难点为:托尔斯泰“平民化”道路的选择。3、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三位艺术大师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三位大师身上的优秀品质;使学生认识到,他们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热爱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二:说教法本课以洋思教学模式为主,同时综合了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三:说学法针对本课特点,我认为应当采取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信息收集法、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力争实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四:说学情我所教授的学生百分之九十来自城镇,整体素质比较好,思维比较活跃。而且,我校长期推行洋思教学模式,学生已养成了较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探究的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我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在他们身上能够得到较好的实施。五:说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环节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首先展示一枚熠熠生辉的钻石,引起学生的惊呼。之后导入新课:这是一枚特殊的钻石,因为它是用美国“档案大学”名人毛发收藏馆,收藏的贝多芬的10缕头发,通过燃烧、萃取、精炼而成的。目的是让他的名字和他的音乐象钻石一样永远闪耀着光芒!那么,贝多芬为什么会赢得人们的如此敬仰?他的一生取得了哪些伟大的成就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世界的文化杰作》,来共同领略大师的风采!这样导入,既注重了人文教育,又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环节二:出示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环节三: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建构知识体系。此时,播放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探求知识。环节四:成果展示知识内化寓理于题润物无声本环节是本课的核心部分,把多个步骤糅合在一起。同时,又以每位大师为单元,分别进行。第一单元:关于贝多芬先采用问题教学法:出示材料,以习题的形式落实基础知识。由贝多芬的国籍,进入“知识串串烧”:还有哪些名人也是德国人?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联系能力。之后,是“信息展示”,让学生讲述“我所知道的贝多芬”。接着进入“感想小屋”,让学生根据故事,谈感想。这样做,学生会有感可发,有感可想,而且是水到渠成、润物无声的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之后展示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再从贝多芬逝世后,头发被制成钻石,上升到:生命将与艺术永存的高度。第二单元:关于托尔斯泰流程同上。重点解决两个探究题:(1)列宁为什么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2)托尔斯泰晚年为什么选择“平民化”的道路?在前一个问题解决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加以分析,教师再适时点拨,从而共同突破本课的难点。在这一环节过程中,要充分相信学生,以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最后由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启发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把自己的命运与时代紧密联系起来。第三单元:关于梵高流程同上。重点展示梵高的作品,让学生感知梵高作品十分艳丽的特点。最后,由他生前的坎坷与生后的辉煌,发出感慨:短暂的生命,永远的梵高!以与学生共鸣。环节五:“习题家园”:巩固运用。环节六:“迁移拓展”:“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生活,请你列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