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会变的颜色》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科学活动《会变的颜色》,我将从内容、幼儿、目标、准备、教学法以及活动流程几方面进行阐述。一、说设计意图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中班幼儿已开始观察周围生活环境及其变化,对周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问这是什么?为什么图画书会有颜色呢?颜色是怎么来的呢?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探索各种颜色的活动,来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让他们通过探索和实际操作摆弄,获得切实的生活经验。而他们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操作、表达的能力,已能观察到事物现象的细微之处,也有针对性表达的能力,这些为本次活动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幼儿科学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真正开展好科学教育,就要理解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是什么,其实科学就在幼儿的身边,就是幼儿经常接触到的物质世界,如小鸟为什么能飞?蝌蚪怎么变青蛙?月亮为什么会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幼儿乐于学习的科学。颜色是孩子们生活所能经常接触到的,如衣服颜色、图画书、广告等,孩子们经常都会很会发出很多疑问:为了满足孩子好奇和探索的愿望,落实《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选择了《颜色变变变》这个科学活动内容,让孩子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让孩子充分探索和感受颜色的变化。二、说目标为了在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构成和内涵上更为强调"注重幼儿的乐学和会学",强调"注重活动的过程"。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内容特点以及中班科学领域目标,我从情感、态度、能力的三维目标上来定位:1.喜欢玩变色游戏,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2.认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新的颜色。3.能够仔细观察,大胆尝试记录实验结果。以上活动目标既有知识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又有愉悦情感的体验,融合了各领域的目标要求,体现了目标的整合性。三、说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了解颜料被溶解变色的小秘密。活动难点:通过变魔术的游戏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成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四、说教学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师幼互动。因此,活动中我除了以亲切、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还挖掘此活动价值组织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法是:演示法。幼儿与成人的学习动机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理解水平还很肤浅,容易受到兴趣的影响和支配,他们往往对探究对象的感兴趣程度决定了他们在活动中的注意力,所以活动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是一节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我才用了以下几重学法:观察法、操作实验法、讨论法,这些教学法我将结合以下的活动过程作具体阐述。五、说活动准备(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19个。(2)瓶盖里分别涂红黄蓝三种颜色。(3)魔术帽子。六、说活动过程本活动我将通过紧紧相扣的6个大环节来开展:(一)歌曲导入。--(二)变魔术,引发兴趣(三)教师演示,认识三原色。(四)教师演示,认识三原色两两结合的变化。--(五)幼儿操作,亲身感受。--(六)讨论交流--(七)结束部分。(一)歌曲导入跟着奇妙的音乐进入···(二)变魔术,引发幼儿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之前,我先让孩子欣赏儿歌《小小蜡笔》,引出问题:儿歌里提到了哪几种颜色?小朋友都知道哪些颜色?(三)教师演示,认识三原色。让孩子认识:红、黄、蓝。为了落实活动的重点,本环节我将运用演示法来进行:1、出三原色图片,让小朋友重新认识三原色:展示拥有三原色色彩的物体图片教师小结:颜色有多种多样的。每种东西都有颜色,小朋友们会调颜色吗?(四)教师演示,认识三原色两两结合的变化。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采用操作实验法这种教学法,本环节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三原色两两混合的了解,是完成活动重点的一个重要环境。我将通过3个小步骤来进行:1、介绍操作材料:红、黄、蓝半瓶水。2、教师操作,颜色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3、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变化,进行探索,轻声交流实验结果。(五)幼儿操作,亲身感受。本环节将作为突破活动难点的重要环节,因此我采用了操做实验法,让孩子通过自己操作变色,亲身感受颜色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