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材第20页的内容。1.在经历把具体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点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正确地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关系。2.在综合应用位置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点与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重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准确地表示点的位置。难点:发现同一行、同一列等特殊数对的特征。课件。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对,我们来看一下这道题。(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3题。)师:题中小精灵说“(9,8)这个格已经涂好了”,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这里的“(9,8)”表示什么意思?2.你能在图中指出第9列吗?能在图中指出第8行吗?呈现涂色完成后的结果。(课件演示。)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数对与位置的知识。(板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1.用数对表示物体在方格纸上的位置。(1)认识“动物园示意图”中的列与行,明确起点。(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2。)师:这幅“动物园示意图”和我们刚才认识的涂色方格图有什么不同?引导归纳(着重归纳以下几点):①示意图中每条竖线都按顺序标上了数,而涂色方格图中是把每竖条(列)小方格标上数,说明在示意图中是把每条竖线看作列。(课件演示。)②示意图中每条横线也都按顺序标上了数,而涂色方格图中是把每横行(行)小方格标上数,说明在示意图中是把每条横线看作行。(课件演示。)③示意图中的0既是列的起点,也是行的起点,说明列的顺序还是从左往右,行的顺序还是从前往后。(课件演示。)④涂色方格图中的每个小方格都可以用数对来确定它的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示意图中每条竖线和横线都有一个交点,每个交点也可以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教师概括: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发现示意图就是要我们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它把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实际问题通过方格纸转化成了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课件演示。)(2)理解数对表示的含义和方法。师:观察大门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如何用数对表示大门的位置?师:很多同学用数对(3,0)表示大门的位置。这里的“3”表示什么?“0”表示什么?为什么用数对(3,0)来表示?(课件演示。)归纳小结:大门的位置在第3列的起始行,也就是第0行,所以用数对(3,0)来表示大门的位置。“0”既是行的起点,也是列的起点。(3)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师:在方格纸上,第3列的起始行是大门,看一看在第3列的其他行有没有什么动物场馆呢?(课件演示。)师:你能用数对表示熊猫馆的位置吗?(课件演示。)师:我们已经用数对表示了大门和熊猫馆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课件演示。)组织交流:你是怎样表示的?为什么这样表示?2.根据数对标出物体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师:请在示意图中标出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的位置。组织交流:你是怎样确定这些场馆的位置的?师:请同学们看示意图,我们已经知道大门和熊猫馆都在第3列,你发现它们的数对有什么特点?师:猩猩馆(0,3)和狮虎山(4,3)在同一行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师:我们比较了猩猩馆和狮虎山的位置,再来比较猩猩馆和大门的位置,你发现它们的数对又有什么特点呢?强调: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定要按照规定先写列数,后写行数。如果把列数和行数的位置写反了,表示的实际位置也就不同了。1.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反馈交流:引导学生观察A、C点的数对以及B、D点的数对,体会图形特点和数对特点之间的联系。2.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8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学校的位置为(0,0),方格图中每一格表示的实际距离是100m,理解图书馆所在位置(4,3)的含义。(2)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建筑物进行描述,进行反馈。(3)独立完成第(2)、(3)两问,指名回答,并组织全班反馈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