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线上课例研究及教学反思淮南十一中吴怀武课程名称《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授课教师马鞍山秀山实验学校龙丽娟课前预习备课环节(课前本人的教学目标设计)1.让学生了解中国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能加以分析及鉴赏。2.掌握四大著名的石窟雕塑群的艺术风格。3.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步听课观课环节(线上教师教学过程记录)一、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相关图片导入二、新知探究环节一: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秦始皇兵马俑播放视频,带领学生感受其艺术风貌及魅力。环节二:汉代最杰出的雕塑群图片展示汉霍去病墓石刻,主要介绍《伏虎》和《立马》石雕作品。环节三:我国最著名的石窟寺雕塑群(1)敦煌莫高窟(2)云冈石窟(3)龙门石窟(4)麦积山石窟环节四:伫立千年的一群美丽少女(陕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的彩塑侍女群)这组塑像在技巧上,显然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它们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三、情感升华明确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历史地位,加入到保护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课后反思环节(包括观课感受和课后反思)1.优点:本课教学分两课时,教师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特点,特别强调了其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知识点详细,层次明晰,学生易于理解。大量图片和视频的引入,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力,直观感受强烈。2.改进:(1)笔者认为任何美术作品的诞生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所以在介绍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时,也应该适当讲解该雕塑产生的历史背景,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这一作品产生的缘由和它的历史价值。(2)教师大多进行陈述性讲解,设置的问题过少,尽管是空课,也应设置一些必要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3)同类型的雕塑应该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其异同点。同课异构环节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二、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秦始皇兵马俑1.多媒体用录像的形式介绍秦始皇兵马俑。2.思考: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形成原因?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3.小结: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1一,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三、汉代最杰出的雕塑群1.图片欣赏2.比较思考:秦俑和汉俑异同点?内容模拟现实生活,反映社会时尚和状况。艺术手法,秦俑写实,汉俑夸张。3.结合历史背景谈谈霍墓石雕群整体写意的艺术风格?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风貌,因式造型。圆浑天成的雕塑,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意智慧和西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四、我国最著名的石窟寺雕塑群思考:四大石窟是什么,开凿的年代和各自艺术特点分别是什么?1.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其所在属于玉门系砾岩,不能雕刻,所以窟内主体是彩塑。彩塑均为泥质造像,有单身像和群像,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三身,多则十一身。最高的大佛达33米,最小的菩萨仅10厘米。四周为佛经故事的壁画。2.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武周山麓、十里河畔,主要洞窟有53个,石刻造像51000尊。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北魏),当时佛教流行,我国的石窟大多从这一时期开始,到唐朝达到高峰。云岗石窟作为北魏早期佛教艺术的中心,给各地石窟艺术以巨大的影响。3.龙门石窟座落在河南省洛阳伊水两岸。自北魏至宋代相继开凿,有二千一百多个窟龛,10万尊造像。龙门石窟以古阳洞和宾阳洞为代表。古阳洞中的主尊释迦牟尼结跏跌坐,面颊丰满,略带微笑,左右胁侍菩萨仪态庄严肃穆。洞内两壁井然有序地排有三列大龛,小龛则数以百计。龛楣、龛额的图饰设计奇制诡异,细致灵巧。宾阳洞中的佛像,西部修长清秀,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这种手势意指佛示说法,主尊前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阿难、迦叶二弟子及文殊、普贤二菩萨。窟顶中央雕刻莲花盘,周围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