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宁市第二十五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根据广西教育厅《关于实施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桂教师培〔2014〕17号)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精神,为有效提升我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特制定培训方案如下:一、培训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切实提升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并尝试以实施本项目为契机,带动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1)通过诊断测评,使参训教师能够了解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并能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2)通过任务驱动式自主选学,使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得以融合,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能。(3)通过选择性研修,使有条件的教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聚焦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4)通过跟进式自主校本研修,使教师能够延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信息技术手段、为自己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创设信息化空间。二、培训对象本校2015年未参加此项培训的教师9人三、培训方式采取网络研修和线下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其中网络研修50学时,线下研修2个月。1、集中专项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培训对象参训教师。2、远程培训:通过自主选学方式参与远程学习、交流、评价、研讨,完成学习任务,参训教师必须完成50学时的学习任务。3、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的同步环节,着力于远程学习内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以学校、年级、学科教师间的交流、研讨、实践为主要形式开展。四、培训时间1、远程网络研修:2016年9月15日-2016年11月15日2、线下研修和实践测评活动:11月16日—17年1月15日五、研修内容及各阶段安排阶段设计阶段说明混合研修活动研修课程网络研修(学员)校本学习时间截点备注前测(9月15日-9月20日)训前诊断测评参训教师首次登陆培训平台时,需要完成训前诊断测评,前测系统会根据教师的测评结果做出诊断,为教师推荐主题选学课程。9月17日前1、每一位教师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截点完成线上学习,学习完成后,直接汇报给教研第一阶段感受技术魅力提升综合素养(9月15日-9月26日)熟悉网络学习平台、研修安排等,制定一份研修的个人计划。课程导学、技术素养及平台操作指南1.学习网络课程75分钟2.撰写1份个人年度研修计划作业1:请根据诊断测评结果,结合本校信息技术环境条件、教学进度和项目安排,确定将执教的一节课,制定研修计划。3.参与网络研讨活动1个9月23日前4.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组长。2、教研组长汇总本组学员学习情况后学习情况,并及时上报到黄莘浩处。3、请各位教师高度重视本次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按质按量完成工作。第二阶段运用技术工具开展教学设计(9月27日-10月9日)选择一课或知识点,完成一份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活动设计,并附相应的教学课件。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准备课程1.学习网络课程180分钟2.提交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学课件作业2:在作业1的基础上,跟据上阶段制定的研修计划,围绕即将执教的一节课:2-1中小学教师撰写教学设计,2-2幼儿园教师撰写活动设计,重点说明将如何应用PPT投影、交互电子白板或网络移动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3.参与网络研讨活动1个4.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10月5日前第三阶段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10月10日-10月20日)本阶段在上阶段教学设计及学友观摩点评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进行实施,提交一份课例视频(课堂实录或教学实录片断)或微课视频。简易多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1.学习网络课程195分钟2.提交一份课例视频(课堂实录或教学实录片断)或微课视频作业3:在作业2的基础上,提交一份相同课题的教学课堂实录或教学实录片段或微课视频。3.参与网络研讨活动1个4.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10月16日前第四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评价(10月21日-11月1日)本阶段学员根据上阶段进行课堂实践的情况,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