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思路中国教师研修网贾太珍(2020年7月25日)依据《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有关整校推进总体要求,为有效开展整校推进工作,提出如下培训工作思路:一、走进2.02019年4月2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以下简称2.0),这是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现实需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教育信息化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的工作举措。能力提升工程2.0突出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抓住“关键人群”,实行分类指导,适应技术发展,提出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三提升”,和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目标。为实现目标,2.0提出了四大任务(其中将整校推进作为首要任务):一是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服务教育教学改革;二是缩小城乡教师应用能力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引领未来教育方向;四是全方位升级支持服务体系,保障融合创新发展。为保障四大任务的落实,2.0提出了9项主要措施,这9项措施分别与四大任务相对应。其中,措施1和措施2就是为了保障首要任务整校推进而采取的对应措施。2.0如何落地?整校推进如何开展?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2.0的:“一个突破点、两个递进点、三个提升点、四个能力点、五个着力点”。一个突破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两个递进点——从关注教师个体到关注学校整体提升及“关键人群”;从强调学习技术到注重应用技术,学技术与用技术紧密结合。三个提升点——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四个能力点——基于信息技术的学情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学法指导能力和学业评价能力。五个着力点——抓好两支队伍(县校管理团队和培训指导团队)、抓好试点校、抓好校本研修、抓好“三自主”机制建设、抓好校本应用考核(测评助学)。2.0是对1.0的继承和创新,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的转段升级。整校推进要紧紧围绕“以校为本、聚焦课堂、精准测评”,扎实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二、目标任务1.以“三提升一全面”为指导,培育三支队伍:培育县校两级信息化管理队伍,提升三个能力:规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培育县校两级信息化培训队伍,打造“素质好、教学优、懂技术、会应用、善指导”的培训指导团队。提升四个能力力:基于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示范能力和评价能力。培育一线教师队伍,提升四个能力(基于信息技术的:学情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学法指导能力、学业评价能力)。2.打造试点校,可示范引领。通过打造试点校,示范引领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试点校的主要任务:探路子、出经验、出成果,为全县其它学校整校推进工作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3.建立新常态校本研修学习机制⑴严格自主管理。重在明职责、建制度,发挥学校管理团队统领作用,建立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管理机制,把信息化领导力落到实处。⑵落实自主规划。重在务实可行,要力戒形式主义,基于校情,针对需求,制定可提升、可检测、可达成的目标任务,形成务实可行的年度实施计划。⑶抓实自主研修。重在建机制、促常态,立足“整体提升”,建立“骨干引领、教师选学、团队互助、学校指导”的研修共同体,形成“学校指导有研修方案,教研组互助有专题研修计划,教师选学有任务清单”的分层联动研修机制。4.典型培育,生成资源探索模式,总结和交流先进经验、典型培育,推广试点经验;遴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典型案例,特别是在多媒体教学、STEM教育、创客教育、翻转课堂、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应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