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最强大脑”何峥寒假闲来无事,打开电脑,无意间看到了很早之前就存在电脑中的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第一次看它还是在大学期间,那时的我还未真正踏入教师这个行业,也只是在老师的推荐下粗略的看了一遍。还记得那时候感触最大的就是这个老师很特别,我以后也要成为这样的教师,成为学生心中的最特别的老师。在从教了将近四年的时间里,我发现要成为这个最特别的老师并不是那么容易。带着这样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又一次点开了它。尼库巴老师——一位年轻的实习美术老师。他对人生有独特的体验,他看事物的方式不看表面,并且有行动力,寻找原因,有良好的口才和说服力,最关键的是有爱心和耐心。艾沙——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聪明可爱,但也调皮捣蛋,学习是他最大的敌人,每次考试成绩垫底,到教室外罚站更是家常便饭,九岁的他正在蹲级读三年级。但艾沙在美术上有着过人的天赋。说起艾沙,每个人的反应都是:你看他总是不听话,调皮捣蛋迟到上课走神作业乱写,呆头呆脑,不听妈妈话不学习哥哥榜样不懂得尊重老师,哇,这个小孩真是好讨厌喔!每一个有这种小孩的家长真是要气疯了,难怪要把他转学到另一个学校——不转就继续留级。但尼库巴老师却常常反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纯粹是故意作对的吗?一个美术上极有天赋的小孩,难道真的会是一个样样考倒数的智障儿童吗?”所有的老师都已经认定艾沙是一个无可救要的笨蛋,数学不会拼写不会,啥都不会,连艾沙自己,都认定自己真的是一个被父母老师看扁抛弃的白痴,当初的活泼可爱,渐渐变成了沉默,所有灵动的想像力也不见了,成了真正的呆头鹅。只有尼库巴老师没有放弃他,赏识他的天赋,深刻理解阅读障碍儿童的心理和解决办法,电影最后虽然有些落入俗套:艾沙终于像太阳一样发光发亮,找回了自信。当他抱着老师痛哭的时候,我也非常感动,可是天下,又有几个老师,能像他这样,慧眼识千里马,并给予最大的耐心和爱心呢?每个班上都有艾沙,但并不是每个班都有尼库班老师。我们常常感慨班内的“问题学生”,为何不换个角度去定义他们,他们并不是有问题,或许只是比较特殊,或许他们发展有个缓冲阶段,你又如何肯定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没有特殊的未来呢?最近在看江苏卫视的一档节目《最强大脑》,每一个参加节目的选手都有自己特殊的技能,我们只看到他们在舞台上亮瞎我们的眼睛,不停地赞叹欢呼,你又怎么知道这些人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换句话说,鬼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每一个天赋异禀的人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只是没有人去关心。就像我们的学生,鬼知道他们内心是怎么样的,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今天又没写作业,他今天又在发呆,他今天又调皮捣蛋了……老师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学生是特殊的。教育首先应是育人,育人要育一个健全的人,所以教育的真谛或许应该就是让一个孩子走出学校时成为一件健全的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没有很好发掘出来。我们周围,有多少个姚明在打乒乓球,有多少个梵高在做地盘工人,有多少个乔布斯在教书,有多少个梁朝伟在做警察。或许这些问题你我都想过,或许你我都明白这些问题不是一时三刻就能解决,但重要的是尝试。或者只是多一个老师的用心,就有多一个孩子可以从自己的梦魇中得到拯救,多一个最强大脑诞生在生活的舞台。孩子是特殊的,孩子的想象力是特殊的,孩子的未来也是特殊的,那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是既普通又特殊的,对所有的孩子普通看待,但对特殊的孩子要有特殊的引导。我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强大脑,而我们或许就是这些特殊学生的发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