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的统一咸阳秦前230年灭韩前221年灭齐前228年灭赵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建立秦朝策略: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问题1:谈谈秦是怎么统一的?北抵长城南濒南海西到陇西东达大海(2)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并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3)北击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修筑了万里长城。(1)秦灭六国秦统一的过程:(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问题2.秦为什么能够实现统一?(1)客观条件: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血缘分封天下共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变法图强群雄兼并◎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概括出秦朝统一的客观条件吗?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吕氏春秋》魏襄王问孟子:“天下怎样才能安定?”孟子曰:“统一才能安定。”魏襄王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孟子曰:“不嗜杀人者能统一天下。”(2)地理位置:秦“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3)变法革新: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具备了统一的历史条件。(4)个人才能: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太行山脉秦岭大巴山问题3.秦实现国家统一,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结合学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1)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结束了战乱局面,符合历史潮流,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3)空前统一的国家政权,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教材P15(第三自然段)“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问题4:秦统一后,面对前所未有的广袤疆域,秦王嬴政该如何治理呢?1、确立皇帝制度2、中央:三公九卿制皇帝制的特征①皇位世袭②皇权至上③皇帝独尊互不相属,互相牵制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李斯王绾3.地方?王绾李斯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争议郡县制分封制郡县制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产生的郡县官僚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道)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道)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课堂拓展】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比较项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盛行时期实行条件建立基础传承制度官吏权利与中央之间的关系政治体制历史影响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重点点拨:1.郡县制的特点和作用2.贵族政治和官僚政治的主要不同读图识图读图识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度“百代皆行秦政制”,“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一套官僚体制,是世界上出现的最早、最完备的官僚体制,开创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基本模式,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通史》4、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①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也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对中华民族长期保持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产生了主要影响。小篆(李斯)---隶书(程邈)统一和简化了文字咸阳宫出土的诏版中载:“廿六年,皇帝尽兼并天下诸侯,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