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研究课课题:二力平衡的条件教材分析: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有益且必要的补充。2、为力与运动关系的后续学习作好铺垫。学情分析:1、经验分析:有二力平衡的生活经验,但抽象不出。2、已有知识:力的作用效果和牛顿第一定律。教法与学法:科学探究教学目标:知识: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技能:科学探究的实验设计、现象分析。情感: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科学问题的思想。教学重点:1、对二力平衡的理解;2、学生认知结构中建立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3、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具:滑轮、钩码、细绳、塑料板、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提问:能不能说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改变呢?(学生答:不一定)那什么时候发生改变什么时候不发生改变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第八节二力平衡的条件”)二.新课教学1.二力平衡提问:请举一个受力作用而又运动状态不改变的例子?(让同学充分发表自己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展示课件:吊灯和被起重机匀速吊起的货物,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提问:上述实例告诉我们什么?(受力的物体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总结并引出二力平衡的概念:像这样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又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板书:“一、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拓展』(1)牛顿第一定律说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改变,刚才又说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也不改变,所以受平衡力与不受力是等效的。(板书)(2)(又展示吊灯和货物)问:货物匀速下降还受的是平衡力吗?匀速水平运动呢?或速度大小不同呢?(学生讨论激烈)结论:只要是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的力都是平衡的,与速度大小和方向无关。(3)(展示匀速小汽车)分析受力情况结论:一个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多对平衡力的作用。12.二力平衡的条件提问:如果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平衡,这两个力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请同学们先大胆猜测(学生猜测)[电脑演示]:(边演示边板书)问:塑料片受平衡力时应处什么状态?(静止)实验1: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左、右两端挂等重钩码.放手后,木块保持静止.由此可得到: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实验2:左右两端挂等重钩码,将塑料板稍向下移动,使两个拉力的方向并不相反。放开塑料板,塑料板将向上移动。待塑料板静止时,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由此又可以得到: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的方向必须相反。实验3:左右各挂等重钩码,将纸板转动一个方向,使拉塑料板的细绳相互平行,但不在同一直线上。放开塑料板,塑料板将转动。待塑料板静止后,两边的细绳在同一直线上。由此可以得到: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板书:“二、二力平衡的条件:1、作用在一个同一物体上,(同体)2、大小相等,(等大)3、方向相反,(反向)4、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共线)”判断:展示两个力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形(二力大小不相等、二力方向不相反、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或二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并动态显示最终答案。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思考:二力平衡条件对我们有什么用呢?(先看一例题)例题1、重为2牛的茶杯静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应是____牛,方向是________。(分析解答过程,总结第一个应用)【应用一】:如果知道一个物体受两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且知道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例题2、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左运动,水平推力F=10牛,则摩擦力f(大、等、小)于10牛.例题3、一小孩用水平向左10牛的力去推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结果没推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大、等、小)于10牛.【应用二】:如果知道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和作用线,可以判断这两个力2是否平衡。例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