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分)(2013•徐州)某同学在“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实验时,先将植物放在暗室中24小时,再用一长条铝箔纸包住叶片的一部分,放置在阳光下4小时后,取下此叶片用酒精隔水加热,去除叶绿素,清水漂洗后在叶片上滴加数滴碘液,叶片颜色变化正确的选项是()A.B.C.D.35、下面叙述中,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无关的是()A、用黑纸片遮盖叶片一部分B、叶绿素能溶解到酒精中C、淀粉遇碘液变蓝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D8.(1分)(2013•威海)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中,其中不正确的是()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叶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B.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D.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遮光部分变蓝6.(2分)王大爷种植的萝卜喜获丰收,使萝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B.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DB39.(1分)(2013江苏无锡)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A.叶绿素B.光C.二氧化碳D.水3.(2分)(2013•黑龙江)绿色植物具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A.蒸腾作用B.运输作用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DD6.(2分)(2013•玉林)在“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如图所示),其目的是()A.使淀粉变蓝色B.溶解淀粉C.清洗叶片D.溶解叶绿素46.(1分)(2013•无锡)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耀下,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主要气体是()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B.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C.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D.以上三项全是DA29.(10分)(2013•兰州)如图表示植物体内有关生理作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请回答:(1)若②代表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叶片上气体散失的“窗口”是,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表皮.(2)若该图表示光合作用,则①代表的气体为,②代表的气体为.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则该图表示的生理活动为作用.蒸腾气孔下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呼吸(3)某地区植被稀少,气候干燥,空气质量差.经大面积植树造林后,预期该地区空气湿度将会,空气中含氧量将会.(4)将叶片放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叶绿体中的已经溶解在酒精中.38.(3分)(2013•玉林)把金鱼藻(活的)放在盛满清水的杯子里,用短颈漏斗扣住金鱼藻,漏斗颈上再套一个充满清水的试管,把上述装置移到光下,不久,试管内可以见到有出现,这是金鱼藻进行作用产生气体形成的.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该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由此可知该气体是.上升增多叶绿素气泡光合氧气30.(6分)(2013•衡阳)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这一实验时,准备了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玻璃罩)等.并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组装置,请回答:(1)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2)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淀粉二氧化碳(3)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光照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放入中隔水加热,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再滴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4)实验结果:变蓝的是装置内的叶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5)若把乙装置内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并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如果石灰水有变浑浊,则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酒精乙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产物16.(4分)(2013•连云港)某学习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呈白色)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l)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2)叶片经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