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三维空间分析实验内容1、表面分析2、三维可视化第一部分:表面分析工具在ArcGIS提供的空间分析工具中,最常用的就是表面分析工具。ArcGIS提供了我们常用的表面分析功能:生成等值线(Contour),坡度(Slope),坡向(Aspect),山体阴影(hillshade)。这些功能的原理大家可以参考《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胡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生成等值线(Contour)等值线就是连接等值点的线段,比如我们常见的等高线,等温线等等。使用等值线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趋势变化,比如在地质学上从等高线上很容易看出山谷,山脊以及地形的起伏。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利用Raster(Grid)生成等高线。Step1:首先,加载elevgrid图层和哨所图层,elevgrid是Gird格式,用来表示地面高程。我们就要根据它来创建等值线。Step2:设置分析环境在进行空间分析前,必须对设置分析环境。在SpatialAnalyst工具条中,SpatialAnalyst菜单下,点击Options。设置你的工作目录;设置Extent为"SameasLayerelevgrid";设置CellSize"SameasLayerelevgird".设置设置Extent为Sameaslayerelevgrid设置CellSize为SameaslayerelevgridStep3:生成等值线。在SpatialAnalyst菜单--->SurfaceAnalysis---->Contour,出现下面这个控制面版。设置等高线提取的要素在InputSurface中选择输入的Raster,Contourinterval表示等高线间的差值,Basecontour表示启始等高线Step4:结果出来后,如下图所示。等高线的放大图2可视域分析(Viewshed)可视域分析又称通视分析,它根据地形进行最优化处理范畴,比如建设一个电视发射站,设置雷达站以及在航海,航空,军事上面都被广泛的应用。Step1:设置分析环境与前面过程一致。Step2:生成elevgrid的山体阴影图。在地图文档中有一个“哨所”的图层,将该图层可视。本小节中我们将研究一下,这些哨所的可视范围。Step3:生成哨所的可视域在SpatialAnalyst菜单--->SurfaceAnalysis---->Viewshed,出现下面这个控制面板,在InputSurface中选择elevgrid,ObserverPoints为观察点图层。哨所生成可视域非常的慢,结果入图。绿色为可见区域。在ArcMap目录表中,将NotVisible设置为无色填充,而Visible设置为红色填充。在ArcMap中增加Effects工具条,设置“Viewshedof哨所”30%透明。处理后结果如下,其中红色区域就是两个哨所的可视区域,而其他区域不可视。3三维可视化•等高线数据:Arc_Clip;•道路数据:Arc_Clip_road;•水系数据:Arc_Clip_river;•休憩数据:Arc_Clip_urb;数据说明:1打开data2中的3dview.sxd数据,根据等高线创建区域的TIN数据效果图:2将TIN数据转换成DEM数据,并进行彩色符号化显示效果图:3建立三维景观,依次打开等高线、道路,水系以及休憩用地的属性对话框,将其基准高程设为区域TIN表面,实现要素和地形的三维叠加显示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