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主备人:第五单元“热爱大自然”教材简析: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绝句》为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这首诗的观察顺序是由近到远,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雷雨》一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最大的“书”》本文是一篇科普常识性文章,通过记叙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课文语言简洁,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这组课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读熟课文,采取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同时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利用文中插图,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热情。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前、课后的积累,比如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等。教学目标:1.会认27个,会写45个生字词。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认字识字规律。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3.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鼓励学生从日常的自然现象中发现自然的奥秘,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培养自己读书的能力。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时安排:17.《古诗两首》3课时1本单元主备人:18.《雷雨》3课时19.《最大的“书”》3课时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3课时《语文园地五》3课时17古诗两首教材分析:本课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写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望庐山瀑布》可以由画入诗,先让欣赏课文的插图,感受阳光下的庐山云雾缭绕,飞瀑直下的壮美景色。然后再让学生读读诗,把相应的诗句写到图上相应的位置上。《绝句》可以由诗入画。在读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想想如何来给诗歌配一幅插图。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教师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一课时——《望庐山瀑布》“读、讲、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并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2.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教学过程:2本单元主备人:一、导入:1.背诗导入: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5.介绍诗人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2)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二、“自主尝试”读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2.自读古诗《望庐山瀑布》,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