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旗完小语文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课时间2016年6月2日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共需一学时备课教师:赵晓霞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年代的情况,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从而理解诗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读中感悟杜甫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态,想像诗中生动,传神的画面,从中感受到杜甫诗歌语言的遒劲刚健,思想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兴趣,提高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诵读古诗,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水平。学习难点:通过查阅资料、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学习材料准备:古诗《春望》第一学时1教学流程设计课前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背诵诗歌吗?你们都会背哪些诗人的诗歌?谁能为我们背一背杜甫的诗歌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看来咱们班的孩子啊,个个都是小诗人。一、赏析《春望》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首诗作为礼物送给大家,希望孩子们喜欢。(课件出示《春望》师配乐深情并茂背诵。简介诗意。)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an)。【诗文解释】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听老师诵读你感受到了……(示意学生举手说感受。)师总结:是啊,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浓浓的爱国情。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是谁呢?2.这就是杜甫,你了解他吗?(:杜甫的画像)谁能简单地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诗人?杜甫的诗一贯是沉郁忧愁的,可以说在他的脸上很少看见笑容,可是有一天,一个特大的喜讯从天而降,诗人郁久的情感闸门被打开了,于是倾泻而出他的生平第一快诗——生齐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字面识题。知道这个题目的意思吗?谁来说说。重点讨论交流“河南河北”。师:这个河南河北和我们现在的河南河北一样吗?谁来说说。我们现在的河南河北指的就是河南省河北省。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特别正音涕、子、裳、还、即。(1)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为什么如此触动了诗人呢?让我们走近杜甫,走进这首诗吧。徐老师要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首诗,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停顿。2(2)检查朗读谁愿意来读读前面四句?(:前面四句诗歌)但是有一个地方要注意,初闻涕泪满衣裳,在这首诗里应该读chang,古人上为衣,下为裳(cháng),请同学们一起把这句诗读一遍。在这首诗里还有一个词与我们现在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听:“却看妻子(qīz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现在生活中妻子(qīzī)指老婆。古诗中的妻子(qīzǐ)你猜是什么意思呢?谁愿意来读读后面这四句?CAI:后面四句诗歌(师评价:多好呀,字正腔圆。特别是这个即字他读得多准呀,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我们连起来把整首诗读读。2.师生共同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同学们我们读诗呀光读正确读通顺还是不够的,咱们得读出诗的节奏,注意我们这里的诗是七律,一般上停顿的时候两个两个再一个再两个。每个同学在下面再练练,读出他的节奏来啊。(CAI:整首诗的节奏)谁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多好呀,字正腔圆,抑扬顿挫。你看就这样读着读着就读出了节奏,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三、带着疑问,自学古诗,理解诗意。1.孩子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古诗,理解诗意有哪些方法?总结出(课件出示:①结合注释、串词意,成句意,串句意,解诗意②联系背景、查阅资料。③诵读品味。)2.读着这一首诗,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吗?(生质疑)3.孩子们,带上你的笔,因为不动笔墨不读书;带上你的工具书(网络),那是不说话的老师;带上我们总结的学习方法;带上你周围的小伙伴,互相取长补短。下面就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借助注释,利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