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年级上册孝经(四)VIP免费

四年级上册孝经(四)_第1页
1/2
四年级上册孝经(四)_第2页
2/2
《孝经》(四)经典国学再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我是小助手服:①服饰,衣服。②穿衣服。身:引申为行为。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诗:《诗经》我是小翻译不是历代明君规定的合乎礼法的服饰不敢穿戴,不是历代明君制定的合乎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是历代明君推行的有德行为,不敢去做。所以不符合礼法的话不说,不符合道德的行为不做;说话不需要选择就能符合礼法,行为不必刻意考虑也不会不当。做到这样,那么说出去的话传遍天下也不会有过失,所做的事传遍天下也不会遇到怨恨和厌恶。服饰、言语、行为这三点都能做到遵从历代明君的礼法准则,然后才能守住自己祖先宗庙的香火延续。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诗经·大雅·民》里说:“日夜都要勤勉不懈,专心侍奉天子。”考考你的智慧1.“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这句话里,两个“服”字的意思一样吗?要不一样,都是什么意思呢?2.“口无择言,身无择行。”的意思是()A.开口不用选择语言,身体不用选择行为。B.说话不需要选择就能符合礼法,行为不必刻意考虑也不会不当。C.我们说话可以口不择言,做事可以随心所欲。3.文章中提到的“三者备”,指的是哪三者。4.这段话的总体含义是什么?弘扬传统文化古代衣服的讲究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古代,人们穿什么服装都是很有讲究的。衣服是一个人的外表,它不仅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也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表现在古代,统治者制定了不同阶层的人所穿的衣服,在棉花传入我国之前,古人的衣料只有丝织品和麻葛织品。丝绸这种高级的布品,只有统治者才能穿,而一般的贫民百姓,则只能穿麻布衣织品。所以布衣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后来一般读书人在没有考取功名,没有入仕之前,也称为布衣。比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自称“臣本布衣”,也就是从这种说法中得来的。另外,就算是统治阶层,他们的衣服也是有等级区分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五种人都穿的不同的衣服,这就是所谓的章服。什么级别的人,只能穿什么级别的衣服,不可以乱穿,如果穿错了,就犯了僭上逼下的罪过。比如卿或大夫穿了天子的服装,那就是冒犯了天子,那是大不敬,是要治罪的。而且,他们也不能穿诸侯的服装,如果穿了,那就是等于逼迫下面的人了,这也是不对的。所以,古人在上朝的时候,就算彼此之间互不相识,只要看看你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官衔。看到你衣服上面的花纹,人们就知道你是属于什么地位,这也是是便于不同等级官员互相之间行礼,位卑的人要主动向位尊的人行礼,不能失礼。其实,在古代,有关穿衣的讲究还很多很多,要是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自己去找找,看看还能找出多少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年级上册孝经(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