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广西梧州市岑溪市实验小学陆文婷课题《邓小平爷爷植树》课时1执教者陆文婷解读课标依据新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了解植树的意义,从而树立绿化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解读学生植树是学生参与过的一件事情,所以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来一定会感兴趣,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会更有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认识植树的意义,培养学生又绿化的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解读教材教材分析课文奖的是1987年4月5日,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自栽种了一棵柏树的情景。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点明时间,第二至自然段写邓小平爷爷前往天坛公园亲植树,详细地写了他握铁锹,栽种树苗的情景,第五自然段讲长大后的柏树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第三自然段是描写的重点,表现邓小平爷爷严肃认真的态度。本文在描写中还用到了一些四字词语,如“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等四字词语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运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邓、坛”等14个生字,会写“邓、植”等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片说出邓小平爷爷植树情景。2.多种方式读书,多种方法识字,积累运用四字词语并说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植树的意义,从而树立绿化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识记本课生字,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维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把握动词理解植树的过程,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解读方法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及时点拨引导——启发引导法。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等多种形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用时1分钟)一、介绍植树节。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课件: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植树节(5月4日)。中国的植树节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改为3学生回答植树节的时间,并听教师介绍。1二、出示课题,《邓小平爷爷植树》(用时1分钟)三、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课题的生字。用时(10分钟)四、自读课文,抓住重点(用时5分钟)二、板书课题三、教学生字。(随文识字)四、默读课文,标出在自然段。月12日。国家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教师板书课题。同学们知道邓小平爷爷是谁?(课件:简介邓小平爷爷)课题隐藏有两个生字:“邓”字和“植”。“邓”字是什么结构?(板书:邓)仔细观察占田字格的位置(幻灯片演示)师:右边是右耳刀,黄撇弯钩一笔写成,竖要写得稍长。再读题目,指导写“植”字,“植”字是什么结构?(板书:植)仔细观察占田字格的位置(幻灯片演示: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出示幻灯片演示书写,小手跟着书空。)大家在书中生字表写一写这两个生字。师:写字正确姿势:要注意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默读课文,请在自然段前标上小节号,并说说1987年4月5日为什么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学生齐读课题。学生说一说。小组交流,派代表说:(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右宽窄相等。大家伸出小手跟老师写。生说:(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大家伸出小手跟老师写。学生写生字,先描红一个,再写一个。生默读,标出自然段后,说出:一共五个自然段。小组讨论:1987年4月5日为什么是个令人难忘的日通过幻灯片了解植树节,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分析偏旁部首,组词,造句,培养学生写好字,积累词语,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通过幻灯片了解植树节,指导学生观察植树的动作,植树过程2五、品读感悟(用时13分钟)五、品读课文,理解重点段,体会感悟教师用幻灯片展出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栽种柏树苗插图。1.邓小平爷爷是在哪里植树呢?2.请圈出第二自然段的四字词语多读几遍。(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兴致勃勃)3.师:谁能说出这些四字词语的意思?并能造句。4.朗读写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