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一、教学目标1.理解复述、转述含义,在阅读材料和口语实践中掌握复述策略、明确转述基本要求。2.通过不同材料,情景创设与再现,由易到难,进行复述、转述练习,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筛选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二、教学重点不同文体复述方法的总结以及转述实践练习。三、教学难点在对不同文体进行复述时,要关注文体特征基础上进行复述,转述时要注意转述内容要根据转述对象的变化而转变。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请同学们分为六组,然后给每组第一位同学一张资料卡片,让他仔细看1分钟后上交卡片,然后讲述给第二位同学,第二位同学在倾听2遍后,再说给第三位同学听,以此类推。然后请最后一位同学说说本组所叙述的话是什么。最后,再来回顾原句是什么。1、老虎在山上,老鼠在山下;老虎吓老鼠,老鼠躲老虎。2、是你吃错药,不是我吃错药,就是要你吃错药,你一定会吃错药。3、那锁一捅就开,一包方便面能开一小区。4、相声大师不一定会说相声,歌星不一定识谱。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啊!很有意思啊,明明是那么几句简单的话,可是传着传着就变了意思。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书,看到《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游戏,认证研读书本,理解什么是复述,什么是转述?他们各有什么要求?如何才能正确的进行复述与转述?(二)复述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复述的概念复述概念:在口语交际领域,指把看到的书面材料或听到的口头材料讲给别人听。复述有什么要求呢?那么如何复述?要注意,复述不是背诵,要对原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精简,确定重点,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文字材料,一起来进行复述练习。大屏幕展示原文:《鲁迅捉鬼》复述:请同学试着复述上述材料,其他同学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进行点评。准确(人物、时间、地点)、完整(起因、经过、结果情节完整)、重点突出(删去次要的、删去描述性、解释性的文字)。注意:区别复述要信息完整,和概括不同,复述要交代清楚六要素。鲁迅(人物)在绍兴乡村教书时(时间、地点),有一天到朋友家谈话很晚才回家(起因)。他经过一个坟地时,看见一个白影子在晃动,就用皮鞋踢了一脚(经过)发现是个盗墓的。(结果)总结复述方法:抓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删解释性和描述性文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要把别人说的话转给另外的人听。这就和复述不同,具体有什么不同呢?没错,接下来我们学习转述。(三)、转述明确:什么是转述——转述,也是对现成语言材料的重述,要求在不歪曲原意的前提下对原材料的内容与形式加以改造。要点:1、传递得准确、完整,不改变事实,把握重点,不遗漏要点。2、根据转述的对象,改变人称、时间、空间等(四)通过分小组模拟不同情境,总结转述注意事项张明有一辆新自行车,刘宇特别想骑一次,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跟张明说,所以请李晨帮忙转述自己的想法。听了李晨的话,张明欣然同意,请刘宇第二天上午九点到自己家所在的小区来骑车,并请李晨转述自己的邀请。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转述别人的话能力。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李晨对张明说:“刘宇想骑一次你的新自行车,他希望你能同意。”李晨对刘宇说:“张明同意了,他邀请你明天上午九点到他家所在的小区去骑车。”小总结:通过情景模拟,转述还应注意人称、时间、地点的转变,还要注意礼貌。总结:转述需要注意在完整、准确基础上,要符合真实性原则,转述中还应注意根据转述对象不同,内容有所转变。(五)课堂总结师:学习完复述与转述,请大家谈谈,复述与转述有什么区别?明确:复述与转述都要求完整、准确,复述与转述区别,侧重点不同,复述为保值,转述是保真。(六)拓展练习——我爱你中国请各小组观看视频后,结合材料,以及自己国庆大阅兵所看到的内容,组员互相讨论,进行组内的材料复述,讨论结束后请各小组代表上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