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五)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0~16Na~23Cl~35.5Fe~56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可用作食品的漂白剂B.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D.医用酒精、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8.由X、Y和Z合成缓释药物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能发生氧化反应B.X可以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制得C.1molY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NaOHD.Z由加聚反应制得,其单体的结构简式是9.已知:。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过程I:过程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过程I中每消耗1molFe3O4,转移2mol电子B.过程I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128.9kJ/molC.过程I、Ⅱ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阳能→化学能→热能D.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成本低、产物易分离等优点10.下列实验过程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q;r、t、u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u为葡萄酒中的抑菌成分;25℃时,0.01mol/L的v溶液中:。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Y>Z>XB.W、Y分别与X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沸点:Y>WC.Z2Y和ZX都只存在离子键D.向水中加入或通入u,促进水的电离12.用原电池原理可以处理硫酸工业产生的SO2尾气。现将SO2通入如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材料)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极为负极,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溶液中H+移向N区,移向M区C.N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D.相同条件下,M、N两极上消耗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13.常温下,向20.00mL0.1000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0mol·L-1的NaOH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反应过程中,B.pH=5时,C.pH=6时,0.1000mol·L-1D.pH=7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20.00mL26.(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用二氧化氯(ClO2)、高铁酸钠(Na2FeO4)等新型净水剂替代传统的净水剂Cl2对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ClO2和Na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分别被还原为Cl-和Fe3+。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对二氧化氯(ClO2)的制备、吸收和释放进行了研究。(1)安装装置F中的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填“a”或“b”)。(2)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ClO2和另一种气体,其反应方程式为+2NaCl+2H2O,为使ClO2在装置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B中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1分)(填“快”或“慢”)。(3)关闭B的活塞,ClO2在装置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装置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1分)。(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释放出ClO2,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可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浓度,进行了下列实验: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20.00mL,稀释成100.00mL试样,量取V0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步骤2:用稀硫酸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静置片刻;步骤3:加入指示剂,用c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3次,测得消耗Na₂S₂O3溶液平均值为V1mL。已知:。计算该ClO2的浓度为g/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计算结果需化简)。(6)如果以单位质量的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来表示消毒效率,那么,ClO2、Na2FeO4、Cl2三种消毒杀菌剂的消毒效率最高的是。(7)高铁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其同时可用于净水的原因可能是。27.(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明150周年,门捷列夫曾根据元素周期表成功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具有半导体特性的金属元素——家(Ga)、锗(Ge)。以含家锗煤烟尘(主要含GeO₂、Ga₂O3、SiO₂、Al2O3、Fe2O3等)为原料可制备高纯GeO2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