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书籍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读书水平。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在我的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学习与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是教师发展的主要领域,这个暑期我坚持把《一路走来——园本教研在江西》书籍看完,切实做到以读书学习促进反思,通过反思优化教学实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书中展示了四个篇:历程篇、探索篇、实践篇、感悟篇。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在实践篇教育案例中《把青菜种到肚子里》讲述有关幼儿不爱吃蔬菜,教师利用有效方法解决问题,每个班都会存在一些不爱吃蔬菜的孩子,对于我班那些不爱吃蔬菜的孩子,我曾尝试过很多方法,以前我总强行孩子吃,认为吃多了自然他们就会吃,在老师的逼迫下,有的孩子虽然吃下了蔬菜,但却是含着眼泪吃下去的,看着孩子痛苦的表情,我感到很不是滋味,但今天在书中看到这位老师的有效做法,“对症下药,”不要强制,要先了解幼儿不吃的原因。这位教师用的方法非常有效,以拟人方法帮助幼儿改善问题,她抓住幼儿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用拟人话语激发幼儿,从幼儿身心出发,很好的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如何让幼儿从孤僻走向合群?教师即使与幼儿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了解基本情况后,在针对问题作出处理。首先从幼儿心理上突破,让幼儿信任自己,让他们知道老师与小朋友都非常的喜欢她,通过幼儿园与家长间互动、教师与家长间活动,增进家园沟通,从而让幼儿爱上幼儿园。平常多给与孩子鼓励,给他们自信,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幼儿都是在不断的鼓励与指导中进步,我们教师要从幼儿角度出发,多给他们鼓励与支持,只要一个美丽的微笑、眼色、拥抱,就能让幼儿感受到那份温馨,部分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因陌生而产生恐惧,这时我们需用更多的精力去呵护他们,让他们慢慢的爱上幼儿园,也让家长安心、放心。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愚人不才,笨鸟先飞,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一路走来》读后感昨日,拿到董金义老师的《一路走来》,其实早就心向往之,董老师答应送我一本,我一直期待着。我是很感性的一个人,觉得为文和为人一样,是要讲品性的,品性好的人,带给我的往往是温暖和真诚的气场,才想要读人家的文看人家的字,和董老师认识的时间不久,那时候,因为芜湖杂志的缘故,去了两次南陵,都是董老师开的车,他的车开得很稳,一次到小格里那么烂的路,也没有很强烈的颠簸感,他话不多,但能够感到是个很诚恳的人。让我很感动的是一次作协在阳光半岛的酒会上,有董老师的讲话,具体的内容我忘记了,只记得他大意是说,一个自尊的人往往是矜持的,害羞是因为内心里有所畏惧有所坚持。当时,非常震动,我一直觉得矜持的人大多给人以畏怯和虚伪的印象的,董老师的一句话如醍醐灌顶,原来,并不是每个人都对矜持和害羞是曲解的。这些话见得性情见得思考,也是真诚实在的。那个时候,就有一种隐约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