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张辉兖州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摘要: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两者的相互结合成为必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现在我国国有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至今未形成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成熟应用模式。本文通过对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本单位实际,为国有企业更好地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几点对策。希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模式更加完善,使人力资源的价值不断放大,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核心竞争力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由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性质和功能也发生重大的转变,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由单一的行政事务性管理发展为综合的系统性战略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围的扩大、管理职能和模式的转变都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要有一套标准、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尤其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及必要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依托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企业现有资源的深入开发与广泛利用,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职能信息化、数据化、标准化,实现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动态过程。它既不是一种目标实现,也不是一些软硬件的简单配套组合,而是一项庞大复杂、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改和扩充。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没有推行之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基本靠手工去做,如:工资的计算,员工的休假管理。为完成这些工作,企业不得不为此配备大量的人员。手工管理不仅占据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大部分的时间,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增大了工作失误的几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人力资源信息标准化、数据化,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流程化、信息化,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变的简洁、高效。不仅有效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失误,而且使配备少量人员就可以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为可能,为企业节省了大量了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可以很大限度的降低对例行性工作的占用时间,使人力资源工作者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人力资源战略问题。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使企业决策更迅速、准确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迅速推进,企业的竞争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出现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一个准确、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运用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准确、迅速地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情况和个体资源的特征信息,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业务环节人力资源现状和潜在的需求,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企业的薪酬福利计划、绩效管理计划等,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中保持人力资源竞争优势。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发展的需要在现代化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办公软件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应用,如:社会保险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这些软件的数据互联或者共享,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整体规划,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需求。通过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供应商合作,共同完成符合当前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1、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匮乏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开始进入中国,对我国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外来概念,无法像经历过经验管理时期、科学管理时期、现代管理时期到后现代管理时期的西方企业那样深刻的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很多国有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引入当做“形象工程”,只是简单的将传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