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01长沙考什么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产生原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特点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传播条件声音依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回声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从而形成回声应用回声测距s=vt*1/2(t为声音从发出到返回所用的时间)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且都在振动;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物体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会在介质中继续传播,不会立即消失;3.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人耳不一定能听到,还与是否有介质、声音的响度及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等有关。夺分点拨样题1.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其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C对应训练1.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悠扬的笛声是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大于真空不能传声考点2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定义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品质影响因素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分散程度越小,响度越大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波形图音调响度音色改变方法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改变用力大小改变发声体的材料或结构举例尖锐刺耳震耳欲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辨析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样题2.“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B对应训练2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B一、超声波和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且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二、声的利用考点3声的利用传递信息超声波回声定位、测距,用“B超”检查身体等次声波接收并处理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产生的次声波信息,确定其发生的方位和强度传递能量超声波粉碎结石、超声波清洗钟表等样题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B对应练习3.声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倒车雷达B.教师讲课C.超声波洁牙D.敲打西瓜鉴别生熟C一、噪声的来源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属于噪声。2.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二、控制噪声的途径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例如:禁止鸣笛、摩托车安装消声器等。2.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如:在学校里种草植树、在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等。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例如:捂耳朵、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等。考点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样题4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长沙市内禁止私自燃放烟花爆竹B.岳麓书院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C.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D.部分地铁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D对应训练4.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认识,你觉得观点最正确的是()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