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试题评析与指导地理——全国卷主讲人:潘化兵2016年高考试题评析与指导(地理——全国卷)一、试题整体特点(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三)从考查的主要“知识”分析析特点与考查功能领悟难度与区分度启发2017年的备考一、试题整体特点(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全国卷Ⅰ)题号情境内容的选择1~3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4~6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的空间(区域城镇结构体系)规划7~9贝壳堤与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10、11磷与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积累量的垂直变化36茉莉花与广西横县茉莉花(茶)的种植37某科考队8月考查堪察加半岛42~44莫干山的“民宿”旅游、青藏高原东南部古乡沟夏秋季节的冰川泥石流、我国部分沿海地区的高位虾池题号情境内容的选择1、2庄园经济与现代(铁观音)茶庄园3~520世界70年代,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外转移6~8全球气候变暖与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9~11浙江东部某河下游某地河床的侵蚀与淤积36罗纳河的综合开发与治理37陕西南部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原因与对策42~44“篁岭晒秋”;里下河地区的洪涝灾害;废弃的快递外包装一、试题整体特点(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全国卷Ⅱ)题号情境内容的选择1~3我国纺纱厂区位条件的变化4~6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的变化与对策7~9山地(分水岭)植被的恢复与河流径流量的关系10、11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经历的冰期36一位游客从玛纳斯出发,游览内格罗河部分河段37甘肃省酒泉风能的开发42~44枫桥地区的客源地;河南省1450~1979年的水旱灾害;长江刀鱼资源的衰竭一、试题整体特点(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全国卷Ⅲ)一、试题整体特点(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全国卷)●主要特点关注现实问题,选材广泛,视野开阔。●主要功能为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内容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搭建平台;为试题的立德树人功能,提供空间等。(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全国卷)视野立德树人一、试题整体特点(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全国卷Ⅰ)题号情境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1~3文字4~6文字7~9文字、图(区域分布图)10、11文字、图(坐标统计图)36文字、图(区域分布图)37文字、图(区域等高线图)42~44文字、图(区域分布图,示意图)一、试题整体特点(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看(全国卷Ⅱ)题号情境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1、2文字3~5文字、图(示意图)6~8文字9、11文字、图(坐标统计图)36文字、图(区域等高线图)、表37文字、图(区域分布图)42~44文字、图(区域等高线图、区域分布图)一、试题整体特点(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看(全国卷Ⅲ)题号情境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1~3文字4~6文字7~9文字、图(示意图)10、11文字、图(区域分布图)36文字、图(区域等高线图)37文字、图(区域分布图)42~44文字、图(区域等高线图、区域统计图)一、试题整体特点(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主要特点:呈现方式多样,文图呈现为主;文字量适中,图像类型丰富,新颖而简洁。●考查功能:为全面深入考查学生的地理技能搭建平台,提供空间等。(三)从考查的主要“知识”分析阅读能力技能性一、试题整体特点(三)从考查的主要“知识”分析(全国卷Ⅰ)题号考查的主要“知识”1~3工业(瓷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与产业调整(转移)4~6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空间规划的内容与作用7~9贝壳堤、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形成与分布(堆积地貌)10、11土壤中磷的作用与积累、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垂直自然带)36茉莉花习性、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的条件与可持续发展、启示37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生物数量少的原因、拍摄点位置的选择等一、试题整体特点(四)从考查的“知识”分析(全国卷Ⅱ)题号考查的主要“知识”1、2(铁观音茶)庄园经济的发展条件与优势3~5产业转移的空间变化与原因、可持续发展等6~8全球气候变暖与长白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9~11流水作用与河床变化、人类活动对河床的影响36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等37大熊猫栖息地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