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一、分类读词语,巩固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习了生词。现在来考考大家,课文的这些词语,你们认识了吗?指名读,齐读。(分行分色出示词语)师:这些词语重新排序了,你发现什么了?生:第一行与灰雀有关生:第二行与列宁有关男女生穿插读师:分类记,我们记得牢,用得准。二、对话为重点,研读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那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再回忆一下,生默读课文师:谁来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1: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十分喜欢灰雀师:你讲得非常清楚,课文的确写到了列宁很喜欢灰雀,请大家把课文再读一读,连读边找一找,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列宁很喜欢灰雀找到句子后,可以用笔画下来生自读课文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句子,生1:我是从这找到的师: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经常来到白桦树下仰望,一天,列宁走到白桦树下,发现什么了?生:灰雀不见了。女同学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师: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又发现什么了?生:灰雀回来了。男同学齐读课文的第十一自然段。师:读到这,(指板书)你有什么问题吗?生:灰雀哪去了?生:灰雀怎么又回来了?师: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先默读课文的3-10自然段列宁和男孩的对话。用波浪线划下列宁说的话,横线划下男孩说的话。生默读课文。师:带着你们提出的问题,听老师读列宁和男孩的对话,边读边想。师读对话。师:灰雀哪去了呢?生:被男孩抓走了生:小男孩藏起来了师: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回来了呢?生:受了列宁的启发师:怎么受列宁的启发呢?让我们来体会体会。女同学,你们读列宁的话,男同学读小男孩的话。师:我们一块来到白桦树下,诶,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女生读)师: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列宁心里怎么样?生:焦急。师:读出焦急来。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焦急地问——女生焦急地读。师:男孩说——生读“没……没看见”.师:男孩为什么回答得吞吞吐吐呢?生1:因为男孩明明藏了灰雀生2:因为他撒谎了。生3:我觉得男孩心里有鬼。师:列宁明白了,于是他走到小男孩跟前,‘小男孩,明明是你把灰雀藏起来了,快把它交出来吧。’列宁是这么说的吗?生:不是师:列宁是怎么说的?女生读“一定是飞走了,或是冻死了,……”师:从列宁的这句话中,你听出了什么?生:列宁担心灰雀。师:读出你的担心。生读师:列宁还说了什么?女生读: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师:你又听出了什么?生1:列宁很关心灰雀。生2:列宁感到惋惜。师:多好,可惜,关心,惋惜都在其中了。我就是那个小男孩,你想想怎么说能打动我,谁来读一读?生深情地读师: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得可以打动这个男孩全班深情读师:同学们,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他对小男孩,有批评吗?生:(没有)师:有指责吗?生:没有师:列宁有的是用话语和爱鸟的情感打动男孩、感染男孩、启发男孩。所以,当列宁问:“会飞回来?”孩子是肯定地说——生:“一定会飞回来!”师:同学们,知道这时候,小男孩心里在想什么吗?生1:我明天把他放回来,跟列宁说我不应该把灰雀捉走生2:列宁多么喜欢这只灰雀,我一定要把灰雀放回来师:你们都明白了,独自藏起来是喜欢,放飞自然更是喜欢,男孩也是很喜欢灰雀。同学们,老师们把你们体会到的句子放在屏幕上,有什么发现吗?(出示: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生:前后不一样,但意思一样师:还有什么发现吗?生:第一个句子说后面是冒号生:第二个句子,说在后面,打句号。师:当我们深入理解一个句子的时候,对话也可以这么呈现。(出示没有提示语的对话)师:没有提示语了,分角色读一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两人一组演。让孩子们推荐一组上台。老师旁白,生读对话。三、问题为抓手,练笔师:看,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果然回来了,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生读“你好,灰雀……”一句。师: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吗?生:灰雀又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问他呢?师:多会提问啊,咱们同桌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