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3个方面内容: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一个简单物体的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一个几何形体的形状,在已有观察经验上用推理解决问题。初步落实几何教学的核心思想和目标: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打下基础。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或几何形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一个简单物体或几何形体的形状。2、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过程物体的基本方法。4、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三、单元教学重点:积累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或几何图形的经验。四、单元教学难点:在已有观察经验上用推理解决问题。五、单元教学措施:1、精心选择供学生观察的物体。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3、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图形表象。4、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整体和局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六、课时安排:1、观察物体及对应练习…………………………………………………1课时2、观察几何形体及对应练习、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1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总第38课时)教学内容:第68面例1,第70-71面第1、3、4题。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一个简单物体的形状。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过程物体的基本方法。3、感受局部和整体、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一个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准备:电子课本投影,布娃娃1个。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初步感受整体和局部的关系。791、课件投影展示图片,讲《3个孩子看大象》的故事。2、问:他们看到的大象怎么不一样呢?3、小结,点题:同一只大象,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也不一样。要想看到物体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书题。)二、实践观察,积累经验,建立表象。1、准备:每4名学生一组,分别坐在桌子的四方。每组摆出一个布娃娃,面向黑板,坐在桌上。2、本位观察,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点名说自己看到的是课件图片上的哪一个形状。3、换位观察,建立表象。(1)请所有同学坐到布娃娃的正面来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互相说说,再闭眼想想自己看到的样子。(2)依次从左、右、后三方观察,同步进行看、说、想的活动。4、重点观察,对比辨析。(1)引导:刚才从正面和反面观察到的样子明显不同,但是另两个位置看到的好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两个位置重点观察一下,看看到底有什么不同。(2)点名表述看到的不同。(引导学生说出脸和四肢的朝向。)三、教学例1,模拟情境,建立位置与表象的联系。1、投影例1情境图,了解任务。2、说说小明和小芳在熊猫的哪个位置?他们应该看到的是哪个图的样子?3、说说小红和小亮在熊猫的哪个位置?他们应该看到的是哪个图的样子?(提示学生注意:小红伸出她的左手与熊猫的朝向相同,小亮伸出他的右手与熊猫的朝向相同。)4、引导学生扭动身子,虚拟位置,分别用对应的手指出熊猫的朝向。5、知道连线,并口头表述各人看到的样子。四、巩固练习:1、P68面做一做。带帽子的同学看到车头,胖同学看到了车尾,马尾女生看到正面,最后判断对面女生看到的,(也可以把书翻转看)。2、P69面第1题。先说说4个小动物所处的位置,再说哪个照片是谁拍的。3、P69面第3题。先说说3个小朋友所处的位置,再对照自己的书判断,分别看到书的那部分。4、P69面第4题。先放大投影,说说3个位置可以看到什么,再判断。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六、课堂作业:七、板书设计:观察物体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80教学反思:第2课时观察几何形体(总第39课时)教学内容:第69面例2、例3,第70-71面第2、5题。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几何形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